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增减挂”工作试点以来,撤村并居是我国多地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形式,旨在推进村民集中居住、土地集中利用、产业合理布局、资源集中共享实现农村治理的更大成效。在这项工作推进过程中,有的地方推进过快,带来矛盾,有的融合难,合并流于形式。如何找准关键因素,因地制宜开展撤村并居,科学合理推进社区治理,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选取撤村并居试点推进比率较高的L市,对L市2016年合并社区情况进行了定性研究,并分类选取22个已经合并的社区,开展问卷调查,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分析合并前与合并后社区治理各要素的变化情况,村民对各治理要素的满意度评价情况,找出社区合并工作存在的不足;探索引入社区“土地整合度”的指标,分析社区“土地整合度”与治理要素的优化情况、村民满意度情况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土地整合度”与社区合并工作成效的相关关系,为没有推进社区合并的地区,提供推进社区合并工作的参考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合并社区治理喜忧并存:一是社区治理资源分布不平衡,在提供公共服务场所、配套服务设施、水电路医学乐等资源上存在不平衡;二是社区治理主体均明显优化,社区两委人数精简,三高三强人员比例提高,多元主体参与模式逐步形成;三是社区融合难问题依然突出,资产资金融合难,合并不合力;四是村民对社区公共资源供给要求进一步提升。在“土地整合度”与社区治理成效相关性方面,社区“土地整合度”与社区治理中的各治理资源优化度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合并社区治理成效:一是对于已经合并的社区,要提升社区公共资源供给、加快社区三资融合、加快社区产业发展、加快土地流转利用方面,统筹推进。二是对于未合并的农村社区,“土地整合度”对社区治理成效中相关性较高的因素,可以进行较好的预测,对于可预测的成效和满意度不高的社区,可以待土地整合比率上升后再合并。三是对于土地整合度中相关性不高或弱相关的因素,要在社区合并或社区治理工作中做好引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