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羚羊角制剂(羚羊角口服液)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进行临床疗效观察,进而探讨羚羊角口服液联合亚低温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作用机理。方法:选取我院内科及ICU第一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且符合中医诊断为中风之风火上扰型的住院病人55例,建立临床观察表,通过神志、语言及运动功能(GCS评分、NIHSS评分)、并发症的有否以及血清炎症因子(CRP)等指标的测定,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进行临床研究及随访,从而构建信息数据库,初步探讨羚羊角口服液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作用机理。并发症统计采用简明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其余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结果:1.两组病例中,羚羊角口服液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组,合并感染(泌尿道感染)1例(3.57%),消化道出血2例(7.14%),电解质紊乱4例(14.29%),肌颤1例(3.57%)。单独使用亚低温疗法治疗组,合并感染(泌尿道感染2例,呼吸道感染4例,肠道感染1例)7例(25.93%),消化道出血2例(7.41%),电解质紊乱5例(18.52%),肌颤5例(18.52%)。尤其在合并感染上,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羚羊角口服液联合亚低温疗法可以明显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2.羚羊角口服液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组,就诊时、治疗72小时、治疗1周、治疗2周时测血清炎症因子(CRP)分别为29.18±4.13、31.32±2.84、20.64±2.80、17.79±4.00。单独使用亚低温疗法治疗组,就诊时、治疗72小时、治疗1周、治疗2周时测血清炎症因子(CRP)分别为28.96±3.99、30.56±3.25、26.30±3.33、19.11±3.98。尤其在治疗1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羚羊角口服液联合亚低温疗法可以明显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说明羚羊角口服液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组可以有效降低脑出血后血清炎症因子(CRP),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3.羚羊角口服液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组,就诊时、治疗72小时、治疗1周、治疗2周时GCS评分分别为9.07±1.80、7.79±1.64、10.11±1.93、10.93±1.94。单独使用亚低温疗法治疗组,就诊时、治疗72小时、治疗1周、治疗2周时GCS评分分别为8.85±1.97、7.44±1.76、9.26±2.38、10.37±2.29。两组患者治疗72小时GCS评分均下降,可能与起病至72小时,脑水肿达高峰期有关。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羚羊角口服液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组,就诊时、治疗72小时、治疗1周、治疗2周时NIHSS评分分别为20.71±1.80、23.68±1.98、21.29±2.34、17.96±1.82。单独使用亚低温疗法治疗组,就诊时、治疗72小时、治疗1周、治疗2周时NIHSS评分分别为20.41±1.65、24.37±1.47、21.70±2.07、18.74±2.0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羚羊角制剂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比单独使用亚低温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尤其是合并感染的发生机率,而且可以明显降低脑出血后血清炎症因子(CRP),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对神志、语言及运动功能(GCS评分、NIHSS评分)无显著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