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源三电平逆变器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微电网技术备受关注。逆变器作为微电网的接口部件,是分布式电源、电网和负载之间能量交换的桥梁。三电平逆变器因其输出波形质量高、开关损耗低、电压应力小等诸多优势,在微电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作为传统电压源型逆变器,其仅能实现降压输出。为实现逆变器并网运行,必须在原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一级直流升压环节,构成两级式逆变器拓扑。但这也增加了控制难度,降低了系统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将具有升压特性的Z源网络与三电平逆变器结合,得到Z源三电平逆变器拓扑。本课题以Z源三电平逆变器为研究对象,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如下:首先阐述了Z源三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基尔霍夫定律,对直通状态和非直通状态下等效电路进行分析,根据Z源电感的伏秒平衡原理,得到Z源三电平逆变器的数学模型,确定了逆变器输出电压与直通占空比的关系,明确了控制目标。其次通过对SVPWM调制方法基本原理和Z源NPC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位不平衡机理分析,得到了直通状态不影响中点电位的条件是上、下直通作用时间相等;为实现中点电位平衡可改变冗余小矢量作用时间等结论。为解决中点电位平衡控制和Z源网络升压控制的耦合问题,本课题通过对统一电压调制方法和简化的SVPWM调制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对小矢量作用时间进行动态分段控制的Z源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通过计算给出了直通占空比、调制比、平衡因子三者的关系,并给出了平衡因子的最优解。然而SVPWM调制方法中矢量引起的中点电位低频波动问题,增大了直流电容体积,影响输出波形质量。本课题通过对VSVPWM调制算法分析以及对三电平逆变器各相在P状态和N状态下工作时间的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VSVPWM调制方法的Z源NPC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该策略在不改变虚拟中矢量作用时间的前提下,通过对冗余小矢量的分段控制,实现了中点电位平衡控制,消除了低频波动问题。之后,通过对混合箝位三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的研究,提出一种Z源混合箝位三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从硬件角度实现了中点电位平衡与Z源升压控制的解耦。通过对箝位电容电压因电荷累积容易发生偏移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到箝位电容充放电回路与相电流方向的关系,并提出一种基于同相载波PWM调制方法的Z源混合箝位逆变器控制策略,该策略以相电流的电流方向为判断依据,合理选择开关状态,不仅保证了直流电容电压的自平衡,而且实现了箝位电容电压稳定,提高了Z源网络升压范围。最后,对Z源三电平逆变器的硬件、软件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搭建了基于DSP的Z源三电平逆变器的实验平台,并在该平台上验证了本文所提研究策略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技术又称为非接触式感应耦合功率传输技术(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简称ICPT ),作为一种新兴的电能传输技术,由于其可以极大提高用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灵活性,并能适用于一些特殊领域而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供电的非接触特性,以及近几年此项技术取得的诸多进展,展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受限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此领域的研究较晚,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最重要的枢纽设备,其运行的可靠性与电力系统的安全密切相关,变压器状态检修策略的制定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论文提出了基于可拓理论的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及检修策略。首先建立了变压器状态评估信息的指标分层多级框架,采用可拓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信息指标权重。然后,基于可拓学中的物元理论和关联函数理论,建立了变压器状态的可拓评估模型,实现了变压器状态评估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估。在此
本文以现代飞行器大攻角飞行遭遇复杂侧向力与力矩时产生的幻影侧滑现象为研究背景,以尖拱形细长旋成体模型作为实验对象,设计了一种主动流动控制技术,通过在南航低湍流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