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源性t10,c12-CLA对子代鸡脂质代谢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肉鸡脂肪的过度沉积不仅降低饲料转化效率,也增加了肉鸡患腹水症和猝死症的风险,严重影响了肉鸡生产。而如何有效降低肉鸡脂肪沉积,已成为肉鸡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研究显示,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s,CLA)具有降低体脂沉积的生理作用,且近年来,母源性共轭亚油酸在降低子代脂肪沉积中所发挥的母体效应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这为解决生产中肉鸡腹脂过量沉积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通过在体、离体试验探究了母源性t10,c12-CLA对子代鸡脂质代谢的调控作用及潜在机制。(1)胚蛋给养t10,c12-CLA对鸡胚脂质代谢的影响。选择360个无特定病原体蛋,随机分为6组。在孵化的胚胎第11天(E11)将0、1.5、3.0、4.5、6.0和7.5 mg t10,c12-CLA注射到胚蛋中。结果表明,胚蛋给养t10,c12-CLA显著降低了雏鸡的皮下脂肪组织质量和相对皮下脂肪组织重量(P<0.05)。在肝脏中,随着t10,c12-CLA剂量的增加,肝脏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t10,c12-CLA处理组显著提高了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P<0.05),而丙二醛水平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和总抗氧化能力增加(P<0.05)。此外,胚蛋给养t10,c12-CLA显著降低了肝脏中FAS、ACC1、ATGL和SCD1的m RNA表达(P<0.05),促进了着CPT1a和AMPKα的m RNA表达(P<0.05)。在皮下脂肪组织中,随着t10,c12-CLA的剂量增加,PPARγ和SREBP-1c的m 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PPARα和CPT1a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胚蛋给养t10,c12-CLA通过抑制脂肪酸合成和刺激肝脏中的脂肪分解以及抑制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脂肪细胞分化来降低雏鸡的脂质积累。(2)t10,c12-CLA对肝细胞内脂质代谢的影响。挑选17胚龄的无特定病原体鸡胚,离体培养原代肝细胞,待细胞达到90%融合时,以0、100、200和300μM t10,c12-CLA处理6 h、12 h和24 h,观察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变化。结果显示,t10,c12-CLA处理显著降低了肝细胞甘油三酯的含量,并且上调了LPL、PPARα、ATGL、CPT1、HMGCR和SREBP2的转录水平(P<0.05),下调了ACC1和SREBP-1c的转录水平(P<0.05),提高了AMPK的总蛋白表达量和磷酸化水平(P<0.05),提高了ERK的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在利用ERK磷酸化抑制剂(U0126)处理肝细胞后,结果显示,伴随着ERK蛋白磷酸化水平的显著降低(P<0.05),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0.05),SREBP2、LPL、CPT1的m RNA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t10,c12-CLA通过激活ERK通路促进肝脏脂肪氧化分解,抑制脂质沉积。(3)t10,c12-CLA对前脂肪细胞内脂质代谢的影响。挑选17胚龄的无特定病原体鸡胚,离体培养前脂肪,以0、10和20μM t10,c12-CLA处理6 h、12 h和24 h,观察共轭亚油酸对前脂肪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t10,c12-CLA处理显著降低了前脂肪细胞的甘油三酯水平(P<0.05),抑制了ATGL、LPL、PLIN1的m RNA表达(P<0.05),促进了CPT1的m RNA表达(P<0.05),抑制成脂分化关键调控因子PPARγ、C/EBPα的转录水平(P<0.05),促进了SREBP-1c的表达(P<0.05)。显著抑制了AMPK和ERK的磷酸化水平(P<0.05)。在PLC抑制剂(U73122)处理后,PLC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AMPK的磷酸化蛋白水平显著增加,ATGL和C/EBPα的m 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CPT1和SREBP-1c的m 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t10,c12-CLA通过PLC-AMPK通路降低了前脂肪细胞甘油三酯含量,促进脂肪氧化分解,抑制脂肪的分化。综上所述,母源性t10,c12-CLA可以调节子代鸡的脂质代谢,降低雏鸡中的脂质累积,通过激活肝脏ERK通路促进肝脏氧化分解,抑制肝脏脂质沉积,在脂肪细胞中,t10,c12-CLA通过PLC-AMPK通路降低了前脂肪细胞甘油三酯含量,促进脂肪氧化分解,抑制脂肪的分化。
其他文献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生物细胞膜或细胞器膜上的物质运输通道,介导H2O、H2O2等小分子化合物进出细胞或在细胞器之间转运。植物AQPs分为不同的蛋白质家族,包括质膜内在蛋白(plasma membrane intrinsic protein,PIP)家族,其不同成员负责H2O2等不同底物进出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爆发是植物成
学位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黄淮海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耕作栽培制度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玉米虫害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玉米生长中后期的穗虫(亚洲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等)为害尤其严重,还诱发多种玉米穗腐病的发生。近年来,玉米蚜虫类(棉蚜、禾谷缢管蚜和玉米蚜)在夏玉米上发生也越来越严重,蚜虫排泄的蜜露导致叶片发生煤污病,影响了光合作用。这些害虫的为害直接影响着
学位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是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的代表种,寄主范围广泛,基因组重组频繁。PVY可侵染马铃薯和烟草等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PVY的衣壳蛋白(coat protein,CP)是多功能蛋白,参与病毒粒子的组装、蚜虫传播、细胞间和长距离移动、基因组复制及症状形成等过程。保守氨基酸以及氨基酸的乙酰化修饰参与调控蛋白功能,但是CP保守氨基酸和乙酰化
学位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危害马铃薯、烟草等重要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PVY株系组成发生明显变化,以PVYNTN-NW-SYRI和PVYNTN-NW-SYRII等为代表的重组型株系成为优势株系,但重组型分离物与非重组型分离物致病力的差异还不清楚。本研究分析了PVYN株系分离物PVYN605和PVYNTN-NWSYRI株系贵州烟草分离物(PVYSYRI-GZ)在本氏
学位
丽蝇蛹集金小蜂是一种蝇类蛹期寄生蜂,雌蜂在产卵的时候将体内毒囊分泌的毒液注入到寄主蝇蛹体内,前人研究多集中在毒液蛋白方面,毒囊微生物研究未见报道。我们实验室前期从丽蝇蛹集金小蜂的毒囊中分离得到一些共生细菌,本研究主要研究了毒囊共生菌Bacillus safensis L4-1对寄主家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喂食毒囊共生菌,统计家蝇两性生命表,研究发现毒囊共生菌能显著延长家蝇发育时间、缩短
学位
在害虫产生抗药性之前进行抗药风险和抗性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杀虫剂在田间的科学合理使用,并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是危害水稻、玉米和小麦等多种禾本科作物的重要害虫。灰飞虱田间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已对不同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溴氰虫酰胺作为具有独特作用机理的双酰胺类杀虫剂,目前已被登记用于灰飞虱的防治。本研究在室内条件下用溴氰虫
学位
咯菌腈由于杀菌谱广、活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农田的植物病害防治。本研究开展时,该药剂在国内尚未获得防治辣椒根腐病正式登记,按照农药登记管理有关要求,需要开展辣椒根腐病致病菌对咯菌腈的抗性风险评估研究。同时,咯菌腈在田间应用后可吸附在土壤颗粒上或直接溶解在水中并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水生生态系统,导致在水生环境中的积累并对水生环境中的初级生产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论文以辣椒根腐病致病菌之一的腐
学位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山东泰山(泰安)、昆嵛山(烟台)、抱犊崮(枣庄)、沂山(潍坊)、蒙山(临沂)、鲁山(淄博)的访花食蚜蝇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1740头,隶属于3亚科15族35属,共66种,其中食蚜蝇亚科4族14属29种;管蚜蝇亚科9族19属35种;巢穴蚜蝇亚科2族2属2种,由于木蚜蝇族和巢穴蚜蝇族食蚜蝇不访花,故采集到的访花食蚜蝇共64种。本次调查研究共发现15种山东省新记录种:环跗垂边食蚜蝇Epi
学位
鲁波山羊作为山东省本地的一个有待审定的新种群,以波尔山羊为父本、山东本地山羊品种为母本杂交育成。已知鲁波山羊的父系血统主要来源于波尔山羊,但母系血统复杂,且具体的父本和母本血缘组成比例不清楚。本研究应用遗传背景推测、微卫星DNA标记位点分析和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分析等方法,以解析鲁波山羊的遗传组分为主要目的,研究了鲁波山羊、波尔山羊、崂山奶山羊、莱芜黑山羊、沂蒙黑山羊和鲁北白山羊等6个
学位
黑松(Pinus thunbergii)是我国北方沿海防护林和山区林地的重要树种之一,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抵抗寒冷、耐干旱和强风以及贫瘠土壤等特点,在我国被广泛推广种植。但近年来,山东省胶东地区沿海防护黑松林因受到蛀干害虫松墨天牛、褐梗天牛和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已经给黑松带来毁灭性的危害。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 natus)和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