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温和灸对荷瘤大鼠模型的肿瘤体积抑制率、肿瘤转移、血管生长因子含量以及一般状态的影响,证实艾灸在抗癌中的作用并揭示艾灸抑制肿瘤机制,为艾灸防治肿瘤研究拓宽新的思路。方法:将50只SPF级健康SD大鼠随机分5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及红外线组。采用瘤组织块胃浆膜下移植法制备移植性胃癌模型,经活检诊断成瘤后各组进行相应治疗21天,同时记录各组大鼠活动反应、精神状态、皮毛色泽、二便等一般情况。治疗结束,麻醉取血后脱颈处死,取胃剥离肿瘤,测体重、体积计算抑瘤率,ELISA法检测胃组织EGF、VEGF的表达。结果:(1)一般情况:实验后期肿瘤复制的三组大鼠,精神不振,模型组出现精神萎靡大鼠,倦怠嗜睡,大便干稀不调,反应迟钝,而艾灸和红外线组大鼠消瘦程度好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体重分别小于正常组、假手术组、艾灸组(P<0.05),同时也小于红外线组,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胃肿瘤体积抑制率和癌细胞转移情况:艾灸组、红外线组瘤体体积小于模型组(P<0.05),其中艾灸组与红外线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1.89%、28.09%;艾灸组大鼠胃癌转移例数少于模型组及红外线组。(3)胃组织EGF含量:模型组胃组织EGF含量明显少于正常组、假手术组、艾灸组与红外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假手术组、艾灸组及红外线组之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4)胃组织VEGF含量:模型组胃组织中VEGF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假手术组、艾灸组与红外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假手术组、艾灸组及红外线组之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温和灸足三里、中脘、关元、脾俞、胃俞穴可抑制肿瘤组织迅速增生、加速肿块溃破消散;(2)EGF、VEGF在正常组织中较低表达,而胃癌组织中VEGF过表达、EGF呈极低表达;(3)温和灸抑制肿瘤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机体调节EGF和VEGF的分泌量,加速恶性组织缺血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