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蜀山古南街是明清时期宜兴陶瓷的主要集散商埠,有着五千年的陶瓷烧制历史,并于1996年评为宜兴市文物保护单位。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陶瓷生产不但形成了当地传统的社会组织结构,也决定了蜀山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构成独具特色的生活文化。本文以蜀山古南街民居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采访当地居民、实际测绘、借鉴对比等方式,并结合实例深入分析研究蜀山古南街单户民居和群体民居组合的空间形态,包括陶瓷的生产活动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民居空间形态的影响,以及民居与山水环境的结合方式。文章共分五章,分别对蜀山古南街民居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第一章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价值。第二章归纳和整理蜀山古南街的客观综合环境,以及蜀山古南街民居的历史发展,并提出了蜀山古南街与地形结合的三种民居空间形态。第三章和第四章为本文重点,着重分析蜀山古南街单户合院民居的空间构成,并探讨其背后的形成原因,解析了单户合院民居如何演变为有机的整体空间,揭示了微观的建筑组织规律和宏观的蜀山古南街的空间形态的关系。第五章将浙江三卿口窑村民居与其对比,既增加了一种研究类型,也希望通过两地民居的对比,分析研究民居空间形态的差异以及背后深层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