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毕飞宇小说的审美品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sh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毕飞宇的小说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评论家关注和肯定。毕飞宇创作已有二十余载,其文学创作能力愈加成熟,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至今为止,学术界关于毕飞宇小说的研究主要围绕小说人物形象、小说主题内蕴、小说艺术特色等方面展开,如研究毕飞宇小说中知识者形象,毕飞宇创作中的文革书写,毕飞宇小说的语言特征等,对于全面系统的把握其小说审美品格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主要从小说的精神内涵、人物形象、语言及价值四个方面,对毕飞宇小说的整体审美品格进行论述。全文共分为导论和正文两部分。导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毕飞宇其人及作品;综述毕飞宇小说的研究现状;论述选题的意义、本文观点与创新点,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审美品格”一词做出简单界定。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小说作品的精神内涵着眼,论述毕飞宇小说悲而不伤的境界美。首先根据作品中的悲剧成因将其划分为时代悲剧、命运悲剧、性格悲剧三种类型,继而结合阅读感受,在详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揭示出由作品深度带来的悲而不伤之感,最后对毕飞宇追求境界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毕飞宇的童年经验、个人性格及其审美追求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第二章从小说人物形象入手,论述毕飞宇小说刚柔兼济的人性美。毕飞宇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刚柔兼济的人物形象,前两节根据这些人物的性别及其生存状态划分为不同类型,女性人物分为温柔贤惠、乐于奉献的母亲形象,敢于追求、大胆泼辣的农村女孩形象以及不安现状、不畏艰难的都市边缘女性形象;男性人物分为望子成龙、渴望理解的父亲形象,不甘现状、渴望改变的乡村青年形象,以及吃苦耐劳、坚强隐忍的都市边缘男性形象等。第三节从家庭成长环境及个人人生态度两个层面分析了毕飞宇书写人性美的原因。第三章论述了毕飞宇小说清新灵动的语言美。前两节分别论述小说语言的清新性和灵动性,第三节从童心、审美追求及审美趣味三个层面阐述了毕飞宇小说语言清新灵动的原因。第四章先探讨毕飞宇小说呈现出的整体审美特征,接着从现实价值、文学价值分别论述毕飞宇小说审美品格的意义。基本看法是:在现实价值方面,毕飞宇小说呈现出的独特审美品格,能够引导读者关注社会现实,引领读者做更多积极深入的思考,有助于读者认识人性、反思人性,唤醒人性之美;在文学价值方面,成功地创造了文学史上缺少的新型盲人人物形象,为其他作家进行社会底层边缘人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为当代文坛带来了清新风气。
其他文献
<正>随着我国在武器装备、载人航天和空间探测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同美国、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同时美国和欧洲在关键军用电子元器件方面也迅速扩大了禁运范
文学是人学,亦是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之于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而言,在其305篇诗歌当中,涉及到婚姻、爱情、家庭、伦理、性爱内容的占了足足有一半之多。这些作品以一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代表理论,认为"文学性"在于使熟悉的事物感知和语言表达陌生化。而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陌生化特色,这一特色集中体现在沈从文小说创作的
所谓特效,既是指特殊视觉效果,过去很多无法通过直接拍摄获得的画面便可以通过数字特效来完成。伴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特效已经慢慢成为一种电影的表达元素
介绍了一种空间遥感器百叶罩的研制技术,基于百叶罩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重点对材料选择、工艺特点与工艺方法、模具设计、振动试验情况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周向抱合式组
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随着时代的发展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人民的实际收入不断增加,人民
在当代的学术思潮中,修辞批评与文学批评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传统看,汉语修辞批评重视文学文本的鉴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部文学批评史;而西方修辞批评在更大程度上是一部劝说
叙述了高档永磁铁氧体磁体的生产工艺,并对Y35大环形永磁体开裂问题进行了较广泛的讨论和分析。总结了在生产中较有效的解决方法。为军用圆形永磁铁氧体磁体的生产打下了较好
<正>当前,导弹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复杂化程度日渐增长,可以预见未来战争中对维修的依赖性将不断增大,只有通过不断地维修、保持和恢复武器装备的工作性能,才能使其处于完
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连续出现多起重大财务舞弊事件,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秩序,降低了投资者信心,给利益相关者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此,2002年美国出台了SOX法案,要求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