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毕飞宇的小说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评论家关注和肯定。毕飞宇创作已有二十余载,其文学创作能力愈加成熟,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至今为止,学术界关于毕飞宇小说的研究主要围绕小说人物形象、小说主题内蕴、小说艺术特色等方面展开,如研究毕飞宇小说中知识者形象,毕飞宇创作中的文革书写,毕飞宇小说的语言特征等,对于全面系统的把握其小说审美品格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主要从小说的精神内涵、人物形象、语言及价值四个方面,对毕飞宇小说的整体审美品格进行论述。全文共分为导论和正文两部分。导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毕飞宇其人及作品;综述毕飞宇小说的研究现状;论述选题的意义、本文观点与创新点,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审美品格”一词做出简单界定。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小说作品的精神内涵着眼,论述毕飞宇小说悲而不伤的境界美。首先根据作品中的悲剧成因将其划分为时代悲剧、命运悲剧、性格悲剧三种类型,继而结合阅读感受,在详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揭示出由作品深度带来的悲而不伤之感,最后对毕飞宇追求境界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毕飞宇的童年经验、个人性格及其审美追求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第二章从小说人物形象入手,论述毕飞宇小说刚柔兼济的人性美。毕飞宇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刚柔兼济的人物形象,前两节根据这些人物的性别及其生存状态划分为不同类型,女性人物分为温柔贤惠、乐于奉献的母亲形象,敢于追求、大胆泼辣的农村女孩形象以及不安现状、不畏艰难的都市边缘女性形象;男性人物分为望子成龙、渴望理解的父亲形象,不甘现状、渴望改变的乡村青年形象,以及吃苦耐劳、坚强隐忍的都市边缘男性形象等。第三节从家庭成长环境及个人人生态度两个层面分析了毕飞宇书写人性美的原因。第三章论述了毕飞宇小说清新灵动的语言美。前两节分别论述小说语言的清新性和灵动性,第三节从童心、审美追求及审美趣味三个层面阐述了毕飞宇小说语言清新灵动的原因。第四章先探讨毕飞宇小说呈现出的整体审美特征,接着从现实价值、文学价值分别论述毕飞宇小说审美品格的意义。基本看法是:在现实价值方面,毕飞宇小说呈现出的独特审美品格,能够引导读者关注社会现实,引领读者做更多积极深入的思考,有助于读者认识人性、反思人性,唤醒人性之美;在文学价值方面,成功地创造了文学史上缺少的新型盲人人物形象,为其他作家进行社会底层边缘人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为当代文坛带来了清新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