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随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兴起,高新技术在改造传统农业,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方面发挥巨大作用。高新技术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农业发展所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有利于农业经济良性循环。2008年4月,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说明了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领域,明确了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现代农业技术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包括7个方面:作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动物优良新品种与安全养殖技术、重大作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农产品深加工与现代储运技术、农业装备与智能化技术、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在政策上支持高新技术农业的研究,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是以产业结构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产业结构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关系密切,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促进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总量的增加也相应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质是社会资源在各产业的重新配置,以达到产业结构合理的要求。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包括技术研究开发,技术应用,技术推广、技术所带来的收益评价。运用技术创新理论分析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获得高新技术,农业高新技术给企业和农户带来的收益。文章是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围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这一问题进行论述。面对新的国际形势,立足于福建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形,在借鉴已有研究文献对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探讨基础上,分析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影响因素。在调查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上,评价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状况。本文研究农业高新技术应用能否给企业和农户带动较高收益,农户是否能够从高新技术推广过程中获得较高经济收入,农户与企业联结方式是否影响农户收入等。此外,本文还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进行了探讨。本文对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进行概述,概括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存在不足。接着对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体系进行构建,选取代表性企业,深入企业调查,并实证分析了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在实证分析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基础上,针对福建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