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教学界对传统教学中忽视生命关怀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必须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精神感悟和独特体验,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这些强烈的呼声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对生命的关注以及对教育的追求。现代散文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近几年研究者从语文素养、审美感悟、生命关怀的视角去思考现代散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本课题致力于有效提高现代散文的教学质量,充分挖掘并发挥现代散文的教学价值,即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审美能力的同时,重视生命的生成和发展,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人格的完善与发展,这些都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本论题以现代散文的文体特质为切入点,力图建构现代散文的文本意义以及确定恰当的教学内容。笔者在研读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现代散文的教学现状,从五个部分具体阐释:第一部分:分析现代散文的文体特征。根据当前现代散文文体理论,在语文教学的视野下,提出现代散文主体性特征和审美性特征,具体阐释了主体性特征的含义以及在教学中应怎样把握;对审美性特征则以审美教学的角度来审视创作主体的深层情感。第二部分:阐释现代散文教学的召唤结构。文本的空白点和未定点对于建构现代散文文本意义、优化现代散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这一部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阐释文本的召唤结构的含义。第二个层次提出现代散文文本的召唤结构教学的建构:第一指出唤结构在现代散文文本中的三种表现形式,即现代散文的语义空白、句法空白以及结构空白;第二提出现代散文召唤结构教学的两点建议,即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以及在文本空白处留足生成空间。第三部分:探究现代散文教学的文本意义。这一部分是以建构现代散文新的文本意义来展开,共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提出了作家完成的文本只是未完成的图示框架,需要读者参与并赋予新的阐释,生成新的文本意义;第二个层次,提出在现代散文教学中两个影响文本意义的因素,即作者编码系统生成的意义、现代散文读者的创造性阐释生成的意义;第三个层次,提出现代散文教学中文本意义建构的基本方式,即把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在意蕴、开拓文本意境解读暗生的内蕴以及从经验中解读现代散文文本的意义。第四部分:主要梳理了现代散文教学的类型与结构分析。分别从现代散文的类型、线索以及意境构成三个方面分别阐释。首先从现代散文的表达方式的不同分为记叙性散文文本、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并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散文在教学中应重点把握的教学内容;其次从现代散文的结构线索角度,分别阐释以序为线、以物为线和以情为线的散文教学;最后从现代散文的意境营构的角度,主要分析了在现代散文教学中如何把握横向式画面组合和纵向式画面组合这两种意境营构方式。第五部分:论述了现代散文教学的文本细读方法。从对字、词的领会中培养语感;从还原和比较中深入探究。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野,主要关注语文课程中的现代散文教学,以文学理论为依据,力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全面分析现代散文教学研究理论,打开现代散文文本的解读视野,系统的整理了现代散文文体的理论研究和解读方法,建构语文课程中现代散文教学系统的教学知识,使现代散文教学的课堂能够凸显对学生生命的关怀,塑造学生的灵魂和人格,构筑他们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从而探索生命的意义,陶冶性情和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