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的目的是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麻醉对开胸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对应激反应的抑制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经过术前准备的择期开胸手术病人40例,ASAⅠⅡ级,年龄在4077周岁之间,性别不限。随机分成二组,瑞芬太尼组(Group-R),芬太尼组(Group-F),每组各20例。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阿托品0.01mg/kg。瑞芬太尼组诱导采用瑞芬太尼2.0μg/kg,丙泊酚1-2mg/kg,维库溴铵0.08-0.12mg/kg,术中维持采用瑞芬太尼0.16-0.25μg/kg/min,丙泊酚100-120μg/kg/min,按需追加维库溴铵。芬太尼组诱导采用芬太尼2.5μg/kg,丙泊酚1-2mg/kg,维库溴铵0.08-0.12mg/kg,术中维持采用芬太尼0.03μg/kg/min丙泊酚100-120μg/kg/min,按需追加维库溴铵。分别于麻醉前(T1)、开胸后(T2)、单肺通气1h后(T3)、双肺通气后1h(T4)、术后3h(T5)、术后12h(T6)六个时间点采集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IL-2和IL-6浓度(试剂盒采用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生产的放射免疫试剂盒)。所有病人均给予术后静脉镇痛,Group-R用曲马多,Group-F用芬太尼。各组实验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上述结果进行处理,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的检验标准。结果显示T1时刻无显著性差异(P>0.05),R组IL-6水平在各时点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IL-2水平在各时点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F组IL-6水平与T1相比T2、T3、T4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T5、T6、IL-6水平与T1相比差别无显著性(P>0.05),IL-2水平与T1相比T2、T3、T4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T5、T6、IL-2水平与T1差别无显著性(P>0.05)。综合以上研究结果,瑞芬太尼能有效的抑制大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降低创伤引起的免疫抑制,与传统的芬太尼相比能达到良好的可控性的镇痛效果而不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因此更适合于临床麻醉术中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