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单一治疗方法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期并不理想。胰腺周围敏感的正常组织导致放射治疗剂量难以提高;而胰腺癌表达的多药耐药基因又导致了单一的药物很难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单一治疗方法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期并不理想。胰腺周围敏感的正常组织导致放射治疗剂量难以提高;而胰腺癌表达的多药耐药基因又导致了单一的药物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肿瘤放射治疗机性能的快速提高,放疗剂量也有所提高;同时,文献报道联合用药能明显提高疗效,并且显示,区域动脉灌注联合化疗较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好。本文旨在探讨区域动脉灌注联合化疗与适形调强放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自1998年6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放射介入科收治54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胰头癌49例,胰体尾癌5例。放射治疗前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应用“ADF”方案,即阿霉素60mg、顺铂100mg,氟尿嘧啶1.0~1.25g,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后进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后再次行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化疗次数依据患者疗效和耐受状况而定,平均2.5次。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或调强放射治疗(IMRT)。疗效评价应用临床受益反应标准和WHO实体肿瘤的评价标准。毒副反应按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判断。生存率计算采用寿命表法。结果: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受益指数为72.2%(39/54),本组病例中,CR:8例,PR:33例,NC:1例,PD:1例,总有效率(CR + PR) 77.3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8%、48.7%、10.3%,中位生存期为19.7个月。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或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区域性动脉联合化疗是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原癌基因c-erbB基因编码的170kDa跨膜糖蛋白,具有胞内酪氨酸激酶活性。由于在多种上皮恶性肿瘤中,EGFR都发生一
自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提供强大动
目的:研究巢蛋白(nestin)与人胶质瘤恶性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SWO-38人胶质瘤细胞在多分子靶点诱导分化剂尿多酸肽(CDA-2)诱导前后nestin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
目的:筛选胶质瘤患者血清中差异蛋白,建立诊断模型并进行验证;蛋白库中查询、鉴定差异蛋白,探讨其在胶质瘤发病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对30例胶质瘤患者(治疗前、后组)及12
目的分析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PTEN、CD44v6与p27在胃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从而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
背景: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克隆性恶性疾病,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上升,造血过程中细胞分化及凋亡受阻是白血病的重要发病机制。多种类型的白血病细胞
研究背景和目的: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上每年诊断的膀胱癌超过二十万例,每年约有一万两千人死于膀胱癌。在美国,为第4位最常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控制、计算机、系统工程等信息科学更是迅猛发展。脉冲控制作为系统控制理论及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控制及系统工程科学家的关
针对学生对高等数学中一元函数连续性判定的困惑,本文系统地阐述一元函数连续性的判定方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一元函数连续性的判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