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体系是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影响制约而形成的复杂系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城市是整个体系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经济增长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城市体系的发展和优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部,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建设的核心区域,研究福建省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结构,对福建省加强城市合作,提升整体发展水平,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相关城市体系的理论基础上,以时间为序列、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为研究背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福建省城市体系中人口规模结构、空间分布分异、产业职能特点和城市等级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得出福建省城市体系呈现双核心发展结构,但首位分布不明显,需要提高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福建省核心城市与中小城市规模差距较大,且中小等级城市数量较多但发展势头较好;在空间分布上城市分布呈“U”型轴向指向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轴线指向性和空间极化性;需要合理布局产业结构,转变城市职能;通过构建指标体系从五大方面对福建省城市中心强度进行全面分析,将城市等级划分为三层,层即之间应形成协作网络共同发展;通过对福建省地缘构架和经济发展的分析,建议将福建与台湾构建成闽台城市体系,以强化核心区的推动作用,促进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与发展,进而对完成中国地缘战略目标做出贡献。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福建省未来要推动城市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必须引导中心城市积极发挥带动作用,加强对经济腹地的辐射作用,完善福建省产业结构,合理规划产业配置。要不断调整转变城市职能,提高城市服务职能和创新职能,提高城市之间运作效率,促进福建省城市体系结构的完善。只有成熟的城市体系结构,才能更好的承担福建省在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