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是个永恒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期,而这段时期又正好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一个阶段。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例在不断下降,二、三产业的比例不断上升,三次产业间的比重经历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次序转变。从产业之间以的关系来看,整体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二、三产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产业结构的升级将会打破原有的生产要素组合,形成新的生产要素组合。而劳动力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必然会受到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中国,就业问题历来是亟待解决的关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又不足以充分供养巨大的失业人口。因此,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成为中国政府目前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对我国就业有何影响,是否会加剧我国的失业问题,这些都是社会各界人士关心的重点,也是本论文着力回答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梳理文献,厘清研究现状;其次,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理论分析;然后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的现状分析,接下来是实证研究,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第一部分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之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直观地回答了产业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就业规模效应与就业结构效应如何测度的问题。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有技术进步、供给要素、社会需求、自然资源、经济政策等。本文在实证分析时仅测度了技术进步和需求两种因素引起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未能把其他要素加入模型中,模型并不完美,是本文的不足之处之一。 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介绍。本文明确界定产业及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内涵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就业的路径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引致的就业效应的内涵。产业结构升级,简言之,指的是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化的过程或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因素,如社会需求、供给因素、技术创新、自然资源、经济政策等方面,进而从技术进步、供给层面、需求层面与自然资源、经济政策等五个方面剖析了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就业的具体路径。本文将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明确定义为就业规模效应和就业结构效应。 第三部分为现状分析,本文选取了1978年至201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与2007年、2012年全国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指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就业弹性与结构偏离度分析。 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进行了严密的数学推倒,给出了测度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就业规模与就业结构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2017年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后,我国的就业规模及就业结构如何变动进行了预测分析。 最后,针对如何应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来的就业问题,本文从技术进步、供给、需求与经济政策方面地给出了四点政策建议:(1)克服技术进步的负面影响,加强产业人文化关怀;(2)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3)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4)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市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