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起效速度、维持时间以及即刻镇痛效果、近期镇痛效果和近期疗效的临床观察,探讨两种疗法的协同效应,为治疗本病提供优势互补、协同增效的针刺综合治疗方案。方法:以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编码随机抽取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选用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先进行浮针操作,根据病痛部位分别确定相应进针点,采用扇形扫散运针,每10min运针1次,每次2-3min,留针30min,出针后将浮针软套管留于皮下固定;然后再行针刺,取突出部位相对应的双侧夹脊、患侧环跳,L4-5突出配患侧阳陵泉,L5-S1突出配患侧委中,留针30min。浮针软套管留置6h。对照组单用浮针不加体针。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间隔2天。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测两组的镇痛平均起效时间、首次治疗后平均维持时间;采用简式McGi11疼痛询问量表比较两组治疗前、首次治疗后以及2个疗程后的平均疼痛评分;根据杨氏疗效评分法,从症状与主诉、工作和生活能力、下肢的功能及临床体征等四方面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值评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本病进行综合疗效评判。数据统计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结果:(1)两组镇痛的平均起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镇痛的维持时间差异明显(P<0.01),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的维持时间较单用浮针长。(2)两组简式McGi11疼痛量表评分,首次治疗后及治疗2个疗程后的PRI、VAS、PP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减少(P<0.01);组间比较,首次治疗后3项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个疗程后疼痛评分差异明显(P<0.01),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组低于单用浮针组,症状改善明显。(3)两组杨氏疗效评分,治疗2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其总分值及优秀率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组优于浮针组。(4)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评定,总有效率均达到100%,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组的治愈率高于浮针组(P<0.01)。结论: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疗法和单纯浮针疗法均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两组比较,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疗法在镇痛维持时间、近期镇痛效果及综合疗效方面更优于单纯浮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