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课题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观察复方51 1对吗啡诱导的Th1/Th2/Th17/Treg平衡紊乱的调节作用,旨在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初步探讨复方511调节吗啡诱导的免疫抑制的机制,为进一步阐明复方511治疗吗啡诱导的免疫抑制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为中医药治疗吗啡的免疫抑制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8周龄健康的雄性C57BL/6小鼠(体重20-25g)4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具体分组如下:(1)对照组(Control组);(2)模型组(MOR组);(3)低剂量组(3g/kg)(MOR+51 1-L 组);(4)中剂量组(6g/kg)(MOR+511-M 组);(5)高剂量组(12g/kg)(MOR+511-H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小鼠均给予腹腔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吗啡剂量依天数递增,具体如下:第一天:10mg/kg;第二天:20mg/kg;第三天:30mg/kg;第四天:40mg/kg;第五天:50mg/kg;第六天:50mg/kg。第一天至第五天每天腹腔注射吗啡注射液两次,第六天只需注射一次。对照组小鼠于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所有小鼠连续6天灌胃生理盐水或复方51 1溶液。所有小鼠从第一天至第六天均需测量体重并记录,并且于第6天收集小鼠外周血、脾脏、胸腺以及淋巴结进行后续的细胞以及分子实验。通过测量小鼠的体重变化以及计算脾脏指数与胸腺指数,观察复方51 1对慢性吗啡诱导的免疫抑制对免疫器官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的占比以及淋巴细胞凋亡,并计算CD4/CD8的比值。采用 qPCR 检测脾脏中 IL-1β、IL-10、TGF-β、T-bet、GATA3、STAT3 和 FOXP3 的表达水平。分别检测脾脏、淋巴结以及外周血中Th1、Th2、Treg以及Th17细胞的占比。采用Western blot 检测脾脏中 p-PI3K、PI3K、p-AKT、AKT、p-mTOR 和 mTOR 蛋白的表达量。结果:第一节:1.体重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出现明显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小鼠在给药第5天体重出现明显回升,低剂量与高剂量组小鼠体重均无明显改变。2.脾脏指数与胸腺指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脾脏指数以及胸腺指数均出现明显下降。而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出现显著回升。而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则无明显差异。第二节:1.流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复方51 1可以有效提高脾脏中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占比以及CD4/CD8的比例,同时降低了脾脏中T细胞的占比。2.qPCR结果表明,复方511不同程度降低IL-1β和TGF-β的表达水平,同时提高了IL-10的表达水平。3.流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复方511可以显著降低脾脏内的淋巴细胞凋亡。第三节:1.流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复方51 1显著改善了脾脏、淋巴结以及外周血中Th1/Th2/Treg/Th17平衡的紊乱。2.qPCR结果表明,复方511不同程度上提高了 T-bet和STAT3的表达水平,降低了GATA3和FOXP3的表达水平。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脾脏中p-PI3K、p-AKT和p-mTOR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研究表明,复方511可以有效调节吗啡诱导的Th1/Th2/Treg/Th17平衡紊乱,其机制可能与复方511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