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修复剂作为新型的油品添加剂,其性能的评定方法大多是沿用润滑剂中摩擦改进剂和极压抗磨剂的测试标准,难以对自修复剂本身的特殊性能进行评价说明,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修复剂的应用发展。因此,以国家和行业的润滑油品和添加剂检测标准为条件,对自修复剂性能评价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文中以3种不同类型的自修复复合添加剂为研究对象,并以润滑油品和添加剂检测标准为条件,考察了自修复剂摩擦磨损、自修复特性以及自修复剂对油品的适应性能,并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对自修复剂性能评价的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
利用四球试验机、SRV试验机,以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为试验条件,分别考察了3种自修复剂对油品的承载能力和抗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Falex试验机主要考察了3种自修复剂的自修复性能。并结合SEM电镜、EDS能谱和三维白光干涉等检测技术,对以上试验的摩擦副表面进行了检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种自修复剂均使油品的PB下降;3种自修复剂均没有改变试验过程中的润滑状态;但与比对油样相比较,自修复剂的摩擦系数以及减摩抗磨性能在四球试验和SRV试验表现不一致;由SEM和EDS以及三维白光干涉等检测结果,可知自修复剂没有对摩擦副表面进行修饰,反而增大了表面粗糙度。同时未检测出自修复剂的特征元素,磨斑表面存在以O、S、P和Fe为主要元素的表面膜;从而推断油样中的O、S和P等活性元素在磨斑表面的竞争吸附性大于自修复剂。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可以推断出,润滑油品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不适用于自修复剂的减摩抗磨以及自修复性能的检测评价。
通过润滑油品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考察了3种自修复剂对油品的适应性:自修复剂SJS的加入使得油品的粘度降低,但氧化安定性下降,说明SJS使得油品具有较好的发动机冷启动性,但却降低了抗氧化能力;自修复剂SSY、SKD对油品的粘温特性、使用特性以及理化性能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考虑到3种自修复剂本身的特性,并结合试验结果,推断出润滑油品的国家和行业标准适用于自修复剂对油品适应性能的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