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权力、私人收益与超额薪酬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ovicovicovi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以来,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高管通过自身的职位权力获得薪酬福利的行为也得到各方媒体的关注。企业高管们如何利用自身职权获得相关薪酬福利呢?国内外学者开始在理论上探讨这个问题,研究发现企业高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薪酬福利,由此形成了薪酬理论的新分支——管理层权力理论。其次,学者们研究发现企业高管利用自身职权享受着非货币性的福利和待遇,即私人收益。由于私人收益本身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加上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中并没有强制披露私人收益数额,导致学者对其研究时很难获取准确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私人收益方面的研究。为了解决私人收益数据不准确问题,笔者在借鉴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手工整理年报“其它与经营相关的现金流量”中可能包含私人收益相关数据得来。基于此,本文从管理层权力视角来考虑高管薪酬问题,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合成管理层权力指标,来检验国企高管是否会利用自身的权力来获得非货币性的私人收益和货币性的超额薪酬。  本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管理层权力与私人收益、超额薪酬的相关文献,理论回顾主要阐述了管理层权力理论和企业契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三个研究假设。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在实证研究中采用了多元回归模型,以国企高管获得的私人收益和超额薪酬作为被解释变量,管理层权力作为解释变量,考察管理层权力可能对私人收益和超额薪酬的影响。最终的实证结果发现:首先,国有企业管理层权力确实提高了私人收益水平,由此产生了更严重的代理问题;其次,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权力越大,通过对盈余操纵获得操纵薪酬越高,最终获得的超额薪酬也越多;最后,中央控股国企与地方控股企业相比,其获取私人收益的行为策略上有明显的差异,中央控股国企更偏好隐形的非货币性薪酬,而地方控股国企更偏好于显性的货币性薪酬。  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同时关注管理层权力对私人收益和超额薪酬两者可能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私人收益作为国企高管非货币性收入,超额薪酬作为国企高管货币性收入,两者都是高管薪酬的一部分,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更好的说明管理者权力对国企高管薪酬的影响;其二,现有的研究忽视了产权性质可能产生的差异,研究内容难免有点宽泛,没有较强的比较性。中央控股国企与中央政府存在天然的合谋关系,面对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时,中央控股国企能否会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这在本文的研究的也有所体现。
其他文献
【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比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完善的制度都要有效,在课堂上师生间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将是制度契约的必要补充。本文主要探讨心里契约在《经济法与国际商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了解学生心里期望,然后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心里契约,再根据心里契约来设计课堂教学,最后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心里契约 课堂教学 经济法与国际商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
英联马利(北京)食品销售有限公司于2008年末在北京成立。其英方股东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英国联合食品公司,英国联合食品公司收购了原澳大利亚宾氏菲尔普集团在全球的48家酵母
本文主要介绍和研究了基层供电公司开展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营销理念和实践活动,探讨了与服务营销有关的理论、电力市场营销的独特性,并分析了滨海供电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开展服
为筛选出适合德宏州种植且满足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卷烟品牌原料需求的晒黄烟品种,采用小区品种比较筛选法,对6个晒黄烟新品种Virginia312,Ambalema,Baker Sqeial,Vir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我国会计理论也在不断发展、日臻完善。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改革,使得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逐步提高。会计准则变革最终的目标是向会
2014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CAS39)是我国会计发展史第一个关于计量的准则,它的到来使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方向进一步靠拢,更好地规范公允价值计
以创新为动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附加值、高科技以及高效利用资源等方面符合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近年来,为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法
并购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本运作手段,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纵观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对于并购的研究,从最初探讨并购能否改善企业绩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