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近年来,国有资产的管理一直政府深化改革的重点,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也一直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为实现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需要对国有资产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种类的国有资产分类监管。本文针对国有资产的不同形式、区域、功能、性质、作用等方面,对国有进行分类。根据主流的分类方式以及方便对国有资产进一步分析,本文将国有资产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三类,并逐类分析。本文以中国国有上市公司为实例,对国有资产的分类管理进行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研究意义、使用方法和主要创新和不足。近年来,我国国企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成为政府以及学者的关注重点,本文从国有资产分类的背景和意义出发,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设计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是国有资产分类管理的基础章节,主要涉及国有资产的概念、特征、功能和国有资产管理内涵、分类、意义。本章属于基础理论章节,用以梳理本文研究基础问题,并对已经形成的概念进行补充,通过对国有资产的分类,进而使下文的研究得以进行。第三章是中国国有资产分类管理的历史进程。中国的国有资产分类管理已经经过了六十多年,可分为集中管理、让利放权、两权分离、国资局统一管理、多部门共同管理、国有资产新阶段等六个阶段。通过梳理中国国有资产分类管理的进程,进而总结出分类管理的特征以及现在存问题。第四章是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本章根据之前国有资产的分类,选取了中集集团和江西铜业公司分别作为经营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的案例,由于行政事业国有资产没有相应的上市公司作为案例,因而本文没有针对行政事业国有资产进行案例分析。第五章是国有资产分类管理的对策建议部分。为完善国有资产的分类管理,需要分类提出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并提出相应配套措施予以辅之。对于经营性国有资产,要提高“政企分开”和自主经营程度,并分化宏观调控与产权管理职能,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对于行政事业国有资产,要完善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制度,界定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的管理范畴,建立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的分级监管体系。对于资源性国有资产,要尊重生态规律、加强价值管理、完善产权管理。本文立足于国有资产分类管理,通过对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进而提出国有资产分类管理的对策建议。但由于国有资产分类管理的资料和数据有限使得本文的研究存在一定困难,也使本文的研究不够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