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及膨胀补偿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i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管混凝土构件是将混凝土注入封闭的薄壁钢管内而形成的组合构件。钢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高,具有很好的塑性和韧性,耐火极限比钢结构长,施工简单易行,并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近几年来,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创新,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被大量采用,如深圳的赛格广场、帝王大厦,北京世界金融中心,福建的金源大厦,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等等。高层、超高层及桥梁结构的发展要求对大直径钢管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的研究越来越迫切。随着管径的增大,钢管和核心混凝土能否协同工作成为关注的焦点话题。混凝土收缩和结构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徐变,致使钢管和混凝土在微脱离的状态下工作。钢管直径越大,这种影响就越显著。目前,主要是在核心混凝土中添加膨胀剂以补偿收缩和徐变影响及改变粘结力。本文在阅读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简单阐述了收缩和徐变概念及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和徐变分析理论。确定了钢管混凝土的收缩值和徐变计算理论公式。膨胀剂是目前解决收缩和徐变最为有效的办法,因此本文介绍了膨胀剂的适用范围和膨胀剂的分类,对比钙矾石膨胀剂和氧化镁膨胀剂的膨胀性能,确定并分析所用膨胀剂。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继效流动理论的线性回归公式计算理论徐变值。运用ANSYS软件,采用结构分析中变温度的方法模拟膨胀剂的膨胀变形。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管径的增大(即含钢率的减小),钢管混凝土徐变值减小。其次,随着膨胀剂掺量的增加,限制膨胀率变大,膨胀效果显著。随着管径的变大,膨胀掺量相同时,管壁中心应力减小幅度不大。对于管径大于2000mm的圆钢管混凝土其膨胀剂掺量为12%时,足可以补偿其收缩徐变值。因此,实际工程可不进行大于12%小于8%的膨胀剂掺量实验,可大大减少实验时间和材料等费用。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加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和扩展城市用地成为必然要求。而且社会的发展也促使人们对建筑功能和居住条件要求的提高,住宅建筑需要较大的室内活动中
北京市于上世纪60-80年代建造了大量砌体结构住宅建筑,这些建筑在设计时,仅仅考虑了竖向荷载作用,并没有充分考虑过结构的抗震能力,难以满足目前的抗震设防要求,已经成为首都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建筑的舒适度、实用性等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与建筑使用功能以及美学较好的结合,如在异形柱中加
柔性钢框架外桂挂再生混凝土墙结构(简称RCEW)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具有梁柱连接简单、预制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可修复性等优点,并考虑到日益严峻的废弃混凝
大跨平屋盖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大跨度屋盖形式,工程应用广泛。风荷载是该类结构设计的主要荷载之一。现行规范GB—50009中抗风设计条文给出的风荷载风振系数βz计算公式,主要是
近年来,应用粘贴纤维增强材料来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重建、改造和加固领域。由于钢筋混凝土板在工程结构中的广泛应用,研究者对利用纤维增强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板具有浓厚的兴趣。碳纤维增强材料具有高抗拉强度、高弹性模量、轻质、耐腐蚀性等优点,所以碳纤维增强材料被广泛的运用于各种结构加固工程。玄武岩纤维增强材料是一种无机纤维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酸腐蚀、化学性质稳定、以及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等优点
再生混凝土墙板与钢框架作为整体来共同抵抗侧向荷载作用,课题组分别对内填现浇、内填预制及外挂三种形式的钢框架-再生混凝土墙结构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再生混
随着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的蓬勃发展,高层钢框架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在钢结构设计过程中,工程师们一般都将梁柱节点设计成所谓的“刚节点”,这种理想化的假设虽然能够大
国内外的很多学者虽然对桩基础的抗震性能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与试验研究,但由于桩基础所处环境复杂及桩—土—结构的相互作用,相应的理论研究、设计方法仍存在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