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金属植入物的设计制备及其抗感染效果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ao555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染仍然是骨科植入物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植入体内的金属异物是导致此类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所引发的一系列体内反应包括巨噬细胞功能的减弱,局部免疫系统的钝化等都为病原体的增殖创造了便利的条件。此外,植入物表面吸附的蛋白还能促进细菌黏附到植入物表面引发感染。过去我们大多关注对环境和个人污染的清除及围手术期全身抗生素的应用,而新的策略则是针对该类感染发病的特殊机制通过植入物表面修饰改性来降低感染的风险。全身用药时,可能会因患处血液循环受损和周围瘢痕组织的影响导致病灶处的抗生素浓度无法达到有效水平,从而影响金属材料植入后感染防治效果,还会带来全身的毒副作用。研究证实,细菌一旦被隔离在无血运的骨组织中,抗生素的全身治疗很难在局部达到满意的药物浓度。而且,一旦病原体附着于骨或其它生物材料表面,就会产生代谢和表型的改变,使病原体能够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和逃脱免疫监督,局部较低的抗生素浓度反而有可能会成为细菌耐药性选择的动力。为了改善骨感染的治疗效果,抗生素的局部给药方法得到研究与开发。其中,抗生素缓释系统以其具有的药物持续性和可调控性释放特点而受到青睐。本项目组在前期低弹β钛合金和药物控释研究的基础上,对钛合金表面进行规则微形态改性,然后进行多巴胺涂层修饰并以其为媒介将庆大霉素明胶微球缓释系统成功构建于钛合金表面,通过前期的表面表征分析,药物释放实验和体外抑菌实验等证实该金属表面抗生素缓释系统具有微球结合牢固,药物释放持续可控,体外抑菌作用明显等优点。本研究主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该金属表面抗感染缓释系统的体内外生物相容性及动物感染状况下的材料植入对已发感染的控制效果。目的在前期低弹β钛合金表面抗生素缓释系统成功构建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荧光染色研究多巴胺涂层修饰对成骨细胞黏附的影响及其生物相容性,通过小鼠肌袋植入实验观察复合材料的体内生物相容性,建立兔胫骨骨髓炎模型,并最后通过兔胫骨骨髓炎模型的体内植入,研究钛合金表面抗生素缓释系统对于感染的控制作用,从而为抗感染金属植入物的研制和开发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1.钛合金表面多巴胺修饰的细胞相容性检查:为探索多聚多巴胺涂层的生物相容性,将家兔来源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于多聚多巴胺涂层修饰后的钛合金表面,然后分别采用MTT定量计算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性观察的手段,分析材料表面细胞的粘附、增殖情况,并与未涂层材料作对比,观察涂层修饰后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变化。然后钙黄绿素-AM (Calcein-AM)和碘化丙啶(PI)溶液,分别对活细胞和死细胞进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生长存活情况。钙黄绿素可显示胞浆,PI显示死细胞的细胞核。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活细胞生长形态进行观察。胞浆结构完整的绿色代表正常细胞,胞浆碎片状结构不完整、细胞核红染的代表晚期凋亡细胞。2.复合材料的体内生物相容性检测: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植入复合抗感染材料,B组植入单纯钛合金材料,C组采取切开缝合处理。术后1、2、3、6周取材,采集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CD4和CD8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并进行组织学观察,评估复合抗感染材料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3.骨科金属植入物感染动物模型构建方法:(1)将健康家兔48只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A、B、C、D组每组10只,对照组8只。实验组动物分别在胫骨近端髓腔内注入浓度分别为1.0×10~5、1.0×10~6、1.0×10~7、1.0×10~8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1ml,并在胫骨髓腔内置入长4.0cm,直径0.25cm钛合金棒一根;对照组置入相同规格的钛合金棒后注入生理盐水1ml;(2)分别通过大体观察、体温测量、X线检查、细菌学培养、组织学观察、感染率和死亡率评价模型制备效果,筛选建模所需最佳细菌浓度。4.抗感染金属植入物对家兔感染模型感染控制作用评价:所有新西兰大白兔称量体重、测量体温后随机编号,均匀地分为2个实验组(A组和B组),兔左侧胫骨为实验侧,用来注入菌液建立感染后行材料植入。A组为实验组,植入复合抗生素的金属材料,B组为对照组,植入未复合抗生素的金属材料,取材时间点为术后2周、4周和8周。所有动物行胫骨侧位X线检测,各时间点取材后进行大体观察,细菌培养和HE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1.钛合金表面多巴胺修饰的细胞相容性检查: MTT法测定两组材料各时间点的吸光值后,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第1天两组之间材料表面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5,7,9天,未涂层组材料表面数量略高于涂层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1,Pb<0.05),表明多聚多巴胺涂层对材料表面的细胞增殖有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较轻。两组材料上钙黄绿素绿染的细胞证实,活细胞生长状况良好,涂层组凋亡细胞多于未涂层组,实验结果与MTT测定结果相符。2.复合材料的体内生物相容性检测:流式细胞测定结果的方差分析显示,术后第一周,涂层材料组的CD4/CD8比值同切开缝合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而未涂层材料组的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第二周和第三周的测定结果与第一周结果类似。第六周时,三组之间的CD4/CD8比值均无显著差异。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1、2、3、6W时,未涂层组与涂层组相比,纤维组织增生明显,炎细胞浸润较多。涂层组随时间增长,纤维增生和炎细胞浸润大大减少,未涂层组6W时依然可见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3.感染动物模型制备结果:模型动物在最初两周局部软组织出现肿胀,体温明显升高随后降到正常。术后4周影像学显示实验组动物患肢出现骨膜反应、骨坏死及髓腔纤维化等表现,细菌培养显示实验组中感染程度随接种细菌浓度增高而加剧,C、D两组感染率为100%,接种1.0×10~7(CFU)/ml浓度细菌的C组具有最高的成活率为80%,D组具有最高的死亡率为70%。术后4周病理学观察到骨纤维化、骨坏死等典型感染表现。4.抗感染金属植入物对家兔感染模型的感染控制作用评价:对实验动物的术后X线随访发现,2周时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均有骨膜反应表现;4周和8周时对照组的骨膜反应加重同时有骨质溶解破坏和死骨出现。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实验组骨组织和植入物培养结果一致,培养板上未培养出菌落,表明实验组复合材料在家兔感染模型上发挥了明显的杀菌、抑菌作用。而对照组的培养板上几乎长满了白色菌落,表明对照组骨组织和植入物表面存在大量细菌,两组差异明显。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胫骨组织学切片镜下,髓腔脂肪细胞排列规则,结构完整,造血细胞充满脂肪细胞间隙,胫骨皮质层结构完整,排列紧密,细胞结构完整,可见明显的细胞核存在。对照组为复合空白微球材料组,动物胫骨髓腔组织病理学可见髓腔梗死及纤维化,浆细胞和单核细胞积聚髓腔,正常的空泡状脂肪细胞结构消失而被大量脓液占据,髓腔侧及皮质骨内可见坏死骨片,并且随时间延长,对照组坏死骨片范围扩大。结论1.钛合金表面多聚多巴胺涂层修饰在体外实验中会对细胞黏附造成轻微的负面影响,钙黄绿素染色发现多巴胺涂层无明显的生物毒性。明胶微球的复合使材料在小鼠体内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成功构建出骨科金属植入物并发感染的动物模型,该模型制备方法简单且成活率高,为植入物抗感染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3.钛合金表面抗生素缓释系统在兔骨髓炎模型中呈现出良好的感染治疗效果,同时结合低弹钛合金良好的力学相容性和表面改性修饰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集合骨整合和杀菌两方面的优势,为骨科金属植入物相关感染(IAOMI)的防治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正>高中人生规划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活动,而是基于高中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让学生对有关社会职业进行探索与实践的一种体验活动。高中人生规划教育实施的目的之一
研究防暴弹外弹道性能优化设计问题,现有的防暴弹外弹道模型缺乏准确性,为提高准确性,提出合理假设和简化处理,改进原有榴弹低速低伸外弹道模型,建立更适合于防暴弹的外弹道
随着我国住房改革的深入和近年来的房价过快上涨,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日渐突出,引起有关专家、学者、政府的高度关注。廉租房政策作为我国政府针对住房困难的最低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诊断要点。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5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
伴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多的数字农家书屋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建成。与此同时,移动阅读服务也日趋完善,智能手机逐步普及。
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制定是一项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促使国家、高校、受教育者个人及其家庭各投资主体利益均衡实现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学费标准不仅应有科学的解
情报学由于其特定的社会属性,同时作为一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科而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地关注。在二十一世纪里,时代特征给情报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内容与工具,这将成为情报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聊斋志异》蕴含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因素,是一部以鬼狐史写磊块愁的现实主义奇幻小说。中俄语言、宗教文化差异的存在,构成了翻译《聊斋志异》中宗教文化因素的
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和纤维素、木质素燃料酒精生产技术尚不完善的背景下,我国已将热带能源植物木薯(Manihot esulenta Crantz)列为燃料酒精生产的重要原料。木薯酒精应用受限
针对电磁轨道炮在发射时存在初始扰动,飞行时由于速度极大引起气动烧蚀改变气动外形,因此有必要建立电磁轨道炮外弹道数学模型,分析其外弹道特性。通过分析了电磁轨道炮外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