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体育价值观的特征与取向进行调查、分析、归纳和总结,根据排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及规律,分析影响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体育价值观特征与取向的内外因素,从而提出正确引导与培养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体育价值观的对策与方法。本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培养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提高训练、比赛效果,促进年轻运动员的健康成长,为我国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1)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的体育价值观从广义上说是运动员以自身需要为尺度来评价排球运动所具有的特性、功能能否满足自身和社会需要的具体表现。从狭义上来说是运动员从自己所从事的排球运动中获得某些利益、发挥才能以及达到预定目标的信念和态度。(2)在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体育价值观特征的调查中,家长和教师或教练对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参加排球训练的影响最大。“为将来升学、就业做准备”是她们参加排球运动的主要动机,而“为国争光,为本省、市争光”的动机位居第三,相对来说运动员越来越现实,爱国主义观念有所淡化。参加排球训练培养了我国女排后备队员良好的精神品质,尤其是吃苦耐劳,这些精神对运动员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3)根据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影响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体育价值观的形成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四类,即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教练员因素和运动员主体因素。其中,社会环境与家庭因素、教练因素属于影响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外部因素,而运动员主体因素属于内部因素。我国女排后备队员体育价值观的形成,是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4)在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体育价值观取向的调查中,大部分运动员对训练、比赛的态度是积极的,并且能够认真完成训练任务。调查中有84.9%的运动员觉得在训练中最开心的事情是:“技战术明显进步”,这说明了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在训练中的认真与投入程度,很多队员把自己的技战术进步情况视为自己最主要的训练结果,并直接影响着自己的情绪。69.8%的运动员觉得在训练中郁闷的事情是:“受到教练批评或训斥”。在训练时,教练员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合理运用有效的方法来分析和处理运动员训练的各种情况。有一半的运动员只会在有事的时候找教练员交流。在突出的表现或进步时最希望教练员给予“口头表扬”的奖励;在技术发挥失常时候最不希望教练员用“体罚”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在训练之余和周末的时间支配上,上网和看电影、看电视占据主要时间,读书、学习仅占14.6%。(5)在分析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体育价值观取向因素的调查中,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所获取的排球信息大部分由电视和教练或教师提供。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互联网对我国女排后备队员获取体育信息应起到重要的作用。教练员所具有的各种精神会对运动员产生一定的影响,47.6%的运动员认为教练员对自己人生的影响主要在于:“顽强拼搏”;44.8%的运动员认为教练员对自己的影响在于:“关心集体”。(6)通过对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形成正确体育价值观的因素剖析,结合我国排球运动训练、管理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端正训练动机;②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训练效果;③扩大体育信息传播途径,丰富训练手段;④提高教练员专业素质,扩大榜样力量;⑤优化成长环境,加速运动员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