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相不锈钢是指其固溶组织铁素体(α)和奥氏体(γ)含量大致相等的钢种,因两相结构的存在使其兼具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优异的力学与耐蚀性能。正因如此使得双相不锈钢在军工、油气、建筑、海洋及化工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Ni是双相不锈钢中不可或缺的合金元素之一,但因其资源匮乏引起的价格高居不下使得许多国内外学者及公司大力研发综合性能优良的节约型双相不锈钢。本文通过中频感应炉采用熔模铸造法制备NSSC 2120节约型双相不锈钢,并进行了固溶处理(1000℃、1050℃、1100℃、1150℃及1200℃)及时效处理(650℃、750℃、850℃及950℃)后采用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ESEM)、透射电镜(TEM)、电化学工作站、万能试验机、恒温培养箱等对其组织及力学性能、耐蚀性能、抗菌性能进行探究,同时选取LDX 2101及SUS 304与最佳NSSC 2120固溶试样进行对比分析。固溶处理结果表明:当温度由1000℃升至1050℃时,长条状、针状的二次奥氏体(Y2)演变成α使其抗拉强度及耐蚀性能得到提升,但硬度有所下降。温度提高至1150℃,此时α含量的增加与细小、均匀的γ相共同作用使得抗拉强度(632.5 MPa)及硬度(17.22 HRC)达到峰值;在耐蚀性能方面,腐蚀电流密度值为2.247× 10-6μA.cm-2,再活化率为25.03%,此时点蚀性能与晶间腐蚀性能均处于最优状态。固溶温度提高至1200℃时,此时两相比例虽接近1:1,但其力学及耐蚀性能大幅下降,这与γ尖锐化有关。对比于LDX 2101和SUS 304不锈钢,NSSC 2120生产成本低且抗拉强度、硬度及耐点蚀性能均优于前二者,但其伸长率低于SUS 304。时效处理结果表明:650℃时效试样未有第二相析出,耐点蚀性能较好、硬度较高;750℃时,基体析出的ε-Cu相使其耐点蚀性能大幅下降,但其硬度处于最大值;温度升至850℃时,试样析出含Mn、含Cr的氧化物(CrMn1.504)及硫化物(MnS),使其耐点蚀性能及硬度进一步降低;950℃时,试样中未有第二相的析出使得耐点蚀性能仅次于SX-650试样,但此时试样处于过时效状态,使得硬度处于最低值。对于其抗菌效果,750℃时效试样因析出具有抗菌作用的ε-Cu相使其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大于98%,而其它试样均不具备抗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