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建设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得到充分发育。但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却相对落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一直徘徊不前,虽有不少地方和区域来尝试试点改革,但是农村集体建设土地流转研究的相对缺乏,无法满足当前我国农村实践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约为城镇建设用地的5倍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由于国家法规的限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受到限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低效率导致对国有建设用地流转无法形成有效补充,而隐性的流转存在很多的问题。目前,理论界针对这些问题没能及时给出满意的解释,更没能提出前瞻性的建议,研究现状明显落后于实践。而当前放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促进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有利于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有利于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需要,有利于保护耕地。改革和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流转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用地制度,实现统一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必然要求,同是也是有效规范土地隐性流转的必然选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如何完善,直接关系到农民、农业、农村的稳定和繁荣,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行较全面的研究,希望能对促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规范发展及推动流转制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是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行的一定的研究。文章主体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绪论。首先给出了文章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其次介绍和界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概念;第三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研究;最后给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介绍。第二部分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相关理论基础与政策法规”。首先介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相关理论:马克思的地租、地价理论;土地供求理论;土地产权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随后介绍了近期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有关政策法规。第三部分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分析”。首先总结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与问题;其次对最早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行试点的芜湖进行分析,接着对流转成熟度较高的广东试点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成都、重庆(成渝)近期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和经验;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交易所”试办研究。第四部分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完善”。此部分是在以上三部分的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制度完善,为本文章的重点部分。首先是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的原则和营造良好的流转市场环境;其次重点介绍了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的制度安排。在制度安排中有:建立适应的土地产权制度;明确流转的条件;明确交易主体地位;确定流转范围;明确流转形式和年限;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和规范政府的角色定位和管理内容。最后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完善,包括:完善集体土地法制建设:完善征地制度:完善用途管制制度和完善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