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渤海湾盆地中部的黄骅坳陷是大港油田的主要勘探对象。歧口凹陷是黄骅坳陷中最大的凹陷之一,由于其主体部分位于渤海湾海域,油气勘探程度相对较低。近10年来,大港油田油气勘探工作的重心逐渐将由黄骅坳陷的陆地部分向滩海、极浅海转移,歧口凹陷的海域部分成为勘探热点地区之一。本论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近年来油气勘探成果基础上,利用大量地震、钻井、测井资料,分析了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及周边地区新生代构造作用特点,并以构造作用为主线,讨论了歧口凹陷及周边地区的石油地质条件和油气聚集规律。
根据黄骅坳陷的地壳结构和盆地中充填的下第三系层序的厚度分布和迁移规律分析,歧口凹陷是位于沧东断层深部的断坡背景上早第三纪断陷。广义的歧口凹陷包括陆上的歧北凹陷、歧南凹陷和海域的歧口凹陷主体三个相互连通的沉积单元。歧北凹陷、歧南凹陷分别受NE向走向、向SE倾斜的北大港断层、南大港断层控制,构成多米诺式的半地堑组合,而海域部分的歧口凹陷与西部的板桥凹陷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断层,受大致沿海岸线分布的沧东断层深部的断坡控制。歧口凹陷及周缘构造带发育不同方向的新生代断层,主要包括NE、NNE、NEE、近EW和NW向等。从运动学平衡角度分析这些断层均应不同程度的表现为走滑正断层或正走滑断层。可以用NNE向深断裂的右旋走滑作用和上地幔上涌引起的NWW-SEE向区域伸展作用的双动力过程叠加模式来解释歧口凹陷及周缘构造带的形成和演化。始新世时期主要发生NWW-SEE向区域裂陷伸展,形成一系列NE-NNE向正断层和NEE-近EW向变换断层。渐新世时期,受纵贯研究区的NNE向深断裂右旋走滑的影响,叠加了SN向的局部伸展形成大量NEE-近EW向盖层正断层。晚第三纪时期NNE向区域性伸展作用基本停止,而深断裂仍在继续右旋走滑活动,并引起盆地区断层进一步活动。
歧口凹陷及周边发育9个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它们分布于不同的构造部位并有不同的构造和沉积背景,其中基底断裂带对油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和演化有重要影响。各油气聚集(区)带的构造背景的不同导致其石油地质条件、特别是运移和圈闭模式有较大的差异。油源对比分析表明,歧口凹陷沙一段生成的油气主要分布在凹陷内部,很少能运移至周缘隆起及斜坡带的圈闭中;而沙三段生成的油气在歧口凹陷及周边构造带已发现的不同层位油气藏中均有发现。歧口凹陷油气二次运移主要有3种方式:其一是沿输导层的中、短程侧向运移;其二是沿断层垂向运移;其三是综合利用不整合面、断层面和输导层作跨越式远程立体运移。其中,沙一段烃源岩排烃形成的原油主要按第一种运移模式在沙一段储层中形成的油气藏,油气沿断层向上运移的作用不很明显;沙三段烃源岩排烃形成的原油则可以按不同的运移模式在不同类型的圈闭中形成油气藏。基底断裂带在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纵贯歧口凹陷的NNE向深断裂在新生代不同时期的右旋走滑活动对盆地充填、构造演化和油气聚集均有明显的影响。歧口凹陷海域部分的各油气聚集带、特别是海岸线构造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NNE向深断裂右旋走滑作用的影响,并存在大量新构造变形现象。这种构造因素对油气“晚期成藏”、“浅层成藏,,以及以沙一段为烃源岩的油气垂向运移成藏都是有利因素。综合评价了歧口凹陷海域部分各油气聚集带的构造、沉积背景,认为除下第三系中深层的构造油气藏是现阶段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之外,斜坡构造带中下第三系的隐蔽油气藏和走滑构造带的上第三系浅层油气藏是值得特别关注的两个勘探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