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ipt-bar双元基因水稻的遗传与抗冷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qian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田间隔离条件下,通过(转ipt-bar双元基因鄂宜105×蜀恢527)×蜀恢527]B_2F_2、B_2F_3、(转ipt-bar双元基因鄂宜105×绵恢725)×绵恢725B_2F_2、B_2F_3、转ipt-bar双元基因蜀恢527T_2、T_3等世代群体的研究,分析了ipt、bar基因在各群体的遗传规律、ipt反应阳性植株与阴性植株的抗冷性;对比研究了金23A×转ipt-bar双元基因R527和对照金优527的农艺性状,在低温冷处理下分析了转基因杂交稻与对照抗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
其他文献
玉米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随着农村劳动力紧缺及成本上升,大力提升玉米宜机收水平和选育一批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杂交组合,对解放农村劳动力和节约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本试验选用巴西固氮甘蔗品种B1和B8为供试材料,在温室条件下桶栽砂培甘蔗施以含不同钼水平的营养液(0mg/L、0.01mg/L、0.02mg/L、0.04mg/L),在大田条件下苗期则喷施不同钼水平的钼酸(0g/hm~2、300g/hm~2、600g/hm~2、900 g/hm~2)。在不同时期测定与甘蔗固氮、氮代谢及光合作用等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最后进行相关性分析,以了解钼在甘蔗固氮等过程中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