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工农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越来越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大量存在于人们生活的环境中,威胁着人体健康。尤其是农业生产中人为施加的农药,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或者是过度使用都会在环境中产生大量残留,挥发在空气中、残留在果蔬上或者进入土壤中继续迁移。农药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有很多种,其中淋溶和光解都对环境中农药的存在形式有一定影响。通过研究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和光解可以了解它在环境中的迁移动态及规律。这些研究都可以作为农药在环境中残留的重要评价依据。本文选择杀菌剂多菌灵作为代表性污染特征的农药,对多菌灵在土壤中的淋溶和光解行为进行探索试验。采用三氯甲烷萃取土壤和水样中的农药多菌灵,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样品进行测定,研究多菌灵在土壤中的淋溶迁移特性及光解规律。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试验研究发现淋溶液的酸碱性对土壤中多菌灵的淋溶行为有一定影响,淋溶液pH对多菌灵淋溶的影响大小依次为:pH=4>pH=7>pH=11,当淋溶液pH减小时,多菌灵的淋出量增大,土壤中多菌灵向下迁移就越深。采用土壤浸提液作为淋溶液时,对多菌灵在土壤中的迁移有阻碍作用。选取100mg、200mg两种施药量,并模拟不同降雨强度对多菌灵进行淋溶,淋溶速度为4.16mL/min时多菌灵的淋出量均比淋溶速度为1.67mL/min时大1.6-2.1倍,淋溶速度与多菌灵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呈反比。通过采用连续淋溶及间断淋溶两种方式来模拟降雨时间间隔对多菌灵的淋溶,采用连续淋溶方式时多菌灵的淋出量大于间断淋溶,淋溶间断时间为1h、2h、5h时,间断5h多菌灵的淋出量最小,说明淋溶时间间隔越长越不利于多菌灵的淋溶。土壤中的成分对多菌灵淋溶也会产生影响,尤其是腐殖酸含量对多菌灵淋溶的影响,腐殖酸含量越高越容易吸附多菌灵,增大土壤中多菌灵的残留量。(2)不同光源产生的辐射波长不同,本实验采用的三种光源对多菌灵进行光降解,降解速率大小依次为:高压汞灯>紫外灯>太阳光。光源产生的辐射波长越短越有利于多菌灵的光解行为。多菌灵在高压汞灯光照下,降解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实验的4个温度下,40℃时多菌灵的降解最快,半衰期缩短至7.47h。实验表明,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下,多菌灵的光解速率都有所增大,H+和OH-离子都会促进多菌灵的光降解,中性环境下多菌灵光解相对稳定。土壤中含水量的增加能增强农药的迁移性,在试验所研究的土壤含水量为10%、20%、30%时,当土壤含水量越大,多菌灵的光解速度就越快,两者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