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不仅是一位独具魅力的法国哲学家,而且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哲学博大而庞杂,跨越多个学科,对当代思想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立足于德勒兹的哲学文本,并结合德勒兹思想不同阶段的发展,对其“生成”思想的来源、形成和发展做出梳理,并力图展现德勒兹“生成”思想的各个维度。在德勒兹早期的哲学史研究阶段,其“生成”思想体现为对传统存在论的深刻反思。德勒兹从对斯宾诺莎、柏格森、尼采的研究中找到“生成”理论的来源,并由此追溯到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德勒兹所提之“生成”不同于传统的“存在”本体论,它是“生成之在”,是“生成”与“存在”的统一,是“一”和“多”的统一。不仅如此,德勒兹还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身体理论,从而超越自笛卡尔以来的以“意识”为中心的主体哲学。德勒兹从斯宾诺莎哲学中看到身体不仅越过“意识”的控制,而且身体还在偶然的遭遇之中不断组合,影响与改变。此后,德勒兹和加塔里创造的“欲望机器”不仅延续着斯宾诺莎的身体的组合性,同时还增添了尼采的“权力意志”的生产性。欲望—机器就是"and…and then…"的身体,是不断连接的身体,也是不断生产的身体。德勒兹的“生成”既带有时间上的异质性,也带有空间上的异质性。像“千高原”、“解域”、“根茎”、“游牧”、“逃逸线”、“平滑空间”等德勒兹式的重要概念几乎都和空间有关。通过这些概念的创造,德勒兹绘制出一种开放的、变化的、异质性的空间形态。这种空间形态本身就是其“生成”思想具体而生动的展示。“空间”本身就意味着不断解域和结域;“空间”永远处于开放之中、生成之中、创建之中。德勒兹式的生成—空间还是一种哲学创造和思想艺术的空间,带有鲜明的实验性和强烈的政治先锋色彩。“向弱势生成”是德勒兹“生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生成—动物,还是生成—女人或者儿童,这些都是在不同层面对特定的主体和权威的解域。通过解域的方式,弱势者逃脱禁锢和压制。“生成”因而成为弱势者逃逸和抵抗的方式。最后,“生成”要向非人渐变,成为非人格的生命。生成,要返向绝对的内在性,返向生命本身——这就是“生成”的最终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