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路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载体,在提升居民出行便利度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土地利用变化产生影响。道路网络中心性可有效反映道路空间位置及结构信息,衡量道路网络功能。近年来,随着湖北省经济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盲目扩张,发展不均,土地利用类型间转换无序等问题日益凸显。探究道路网络中心性与土地利用变化间的关系,对指导道路建设、交通土地一体化规划及交通与土地利用间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以湖北省为研究区,从道路功能角度出发,在分析湖北省道路网络中心性空间分布的基础之上,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两方面分析道路网络中心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湖北省道路网络中心性整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东部地区直线中心性与临近中心性高值区呈片状分布,西部地区呈点状分布。中介中心性分布相对均匀,以318国道、汉宜公路(S107)等交通干线为中心向外逐级递减。(2)道路网络中心性与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单一地类变化率随中心性等级的提升而增大,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土地利用动态度与中心性基本为负相关,建设用地、其它用地土地利用动态度与其基本为正相关。随着中心性提升,地类系统转换类型增加,转换方式多样。在原有的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园地的基础之上,建设用地占用林地,林地、园地、草地转化为耕地,耕地转变为其它用地均上升至系统地类转换类型。(3)景观水平上,道路网络中心性增加,景观趋于破碎化及规则化程度增强,而景观多样性变化不显著。类型水平上,道路网络中心性对建设用地表现出空间吸引和集聚作用,对耕地、园地、草地、水域呈现出空间排斥及破碎化效应。具体的,道路网络中心性对耕地影响最为显著,耕地破碎度及形状规则度变化与道路网络中心性呈显著正相关,园地、草地、水域相对次之。林地对直线中心性和临近中心性较为敏感,与中介中心性不相关。建设用地聚集程度及形状规则度变化与道路网络中心性呈显著正相关,其它用地与道路网络中心性间也表现出一定的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