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独立保函满足了国际商事交易的需要,也弥补了传统从属性担保的不足,其代表了国际商事交易中各方主体之间利益考虑较为平衡的契约关系,已成为国际经济交往中十分常用的信用担保方式。但是对于我国各类商业实体来说,银行独立保函毕竟是一种十分新型的信用担保工具,由于其特有的法律特征——独立性和单据性,其风险和狰狞的一面显得格外突出。因此有必要研究银行独立保函的立法和实践,探索银行独立保函的风险防范措施。鉴于此,本文对银行独立保函作了粗略研究,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的相关立法状况,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为银行独立保函的基础理论分析。本部分系统阐释和分析银行独立保函在国际商事交易中的产生原因,概念内涵,法律特征以及法律关系。通过这一部分的总结,使读者对银行独立保函制度的基础理论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
第三章是重点,分析银行独立保函的法律风险。本部分立足于法律层面,分析银行独立保函潜在的立法风险,有效性风险和法律适用风险,同时参考国外银行独立保函的应用概况分析其所拥有的巨大发展空间。
第四章是重点,分析银行独立保函的主体行为风险。本部分从银行独立保函所涉各方主体的行为入手,结合国际商事交易中的典型案例,剖析银行独立保函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风险,包括受益人欺诈索赔风险、申请人的履约风险、银行自身的操作风险。通过这一部分的阐释,使读者从实践操作层面认识到银行独立保函存在的风险。
第五章亦是重点,探讨银行独立保函的风险防范措施,并进一步对我国银行独立保函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本部分承接前四章的分析,针对第三、四章提出的银行独立保函风险问题提出救济方法和预防措施,从保函各方主体的利益出发,在平衡各方主体利益的基础上,提出担保行、申请人和受益人各自的风险预防措施,以期更好地指导银行独立保函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六章为结论。强调本文的研究意义,总结银行独立保函的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并提出我国完善银行独立保函法律制度提出总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