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今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就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改下要求历史课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新课改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要依照人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需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作为教育目的,注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挖掘和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潜能。因而传统的历史课堂已经不能满足新一轮的课改要求。然而,在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就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改下要求历史课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新课改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要依照人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需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作为教育目的,注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挖掘和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潜能。因而传统的历史课堂已经不能满足新一轮的课改要求。然而,在历史教学中,特别是我国西部乡镇中学初中历史课堂上,应试教育的影子依然普遍存在。在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的任务,以任务作为驱动,促使同学们去主动的分析、探究历史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任务设计、任务呈现、任务落实以及任务评价这几个重要环节,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既能增强初中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目前对各学科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大部分研究集中于技术操作课程,应用于历史课程的研究较少,而应用于历史课程的研究也集中于高中教学,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尤其是以实例进行论证“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而形成特定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模式,此类的研究还比较欠缺。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宋朝经济的发展》为例,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任务的设计分配、任务的展示以及任务的评价来设计教学,最后通过教师反思、学生评价以及题目的当堂检测对于教学效果进行检测。研究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认可度高、课堂质量好、教学效率高。同时经过实践,笔者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要注意:任务的设计要难易适中,且不是每一堂历史课都适宜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否运用教学法也要要根据教材内容来决定。“任务驱动”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将任务分配给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最终完成学习目标。但是,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并不能主动的去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也要非常重视。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要求三个方面,阐述了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策略进行了探究。笔者认为,培养浓烈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和保障。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关键,家校通力合作是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任务驱动”教学法顺利实施的保障。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在教育方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促进了教学的革新,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直是国内外教育实践与研究的热点问题,整合的效果也日益明显。在我国不仅有许多专家学者将该问题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一线教师也纷纷在课堂中主动进行实践。由于针对信息技术在初三物理总复习的实践研究较少,而初三物理总复习是初中生必须经历的过程
论文包括三大部分,分四章来叙述。 第一部分包括前两章。第一章为绪言,简要介绍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的研究内容,研究价值及研究情况。第二章对一类非单调的共轭梯度算法进行了研究,在没有充分下降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了全局收敛性结果。第二部分即第三章,这一章对于一类三项共轭梯度算法给出了两个一般的收敛性结果。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在这一章中,我们讨论了一种新的共轭性条件,并给出了其相关的共轭梯度算法。同时,
物理学科的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重视。随着2014年9月发布的《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浙江省为试点的高考改革正式启动。在新高考的形势下,选考物理的人数逐年降低。在初步的访问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放弃物理,是因为物理学习困难,选课率过低反映出物理学习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功与能在整个高中阶段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与力学部分密切相关,是解决其它物理问题的基础,并且也是各地高考题
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明确地把教育摆在了发展的优先位置上,这亟需进行教育改革。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实施标准》,要求学生加强知识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为了使得学生得到全方面发展,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我们学校着力研究教学模式,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大三步”教学模式。“大三步”教学模式中包含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测标补标。忻州一中在“大三步”教学模式理论反思和改革实践取得了丰硕的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物理的发展离不开实验教学。物理实验在物理的学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许多物理的公式和结论都是由实验得到的,而高考物理实验的考核只有笔试,而没有办法直接检验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那么在笔试条件下高考物理试题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情况究竟怎样,这对一线广大教师也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本论文运用统计法和案例分析法对2015—2020年近六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试题进行统计分析。本论文主
当下,我国正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其主要任务之一是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突破教育时空限制,促使传统教学的理念、模式、结构等发生根本性变革,进而提升教育质量。“翻转课堂”是近些年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的优势,目前受关注程度较高,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国内中学教学的各个领域。在高中物理阶段,通常将新课授课划分为四种课型:基础概念
当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备受关注。在该模式下,课前学生通过网上观看微课来获取知识;课中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知识内化。尽管当前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成果较多,但这些成果理论居多,实践教学经验较少,诸多问题尚待解决: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不同地区如何具体实施?效果怎样?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本地区高中物理新课教学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是有意义的,并希望从中能获得一些适合本地区的具体的实践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向市场推销产品、服务和观念为最终目的的广告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广告以它们特有的内容和巧妙的设计引人注目。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了更好地在教学设计中落实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根据物理的教学特点,不失时机地捕抓学生的最佳兴奋点。研究广告设计对收视者的兴奋点关注,找到对教学设计的的启示,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的兴奋点。这不仅可更好地落实学生的物理学
高考具有一个十分显著的表现特质,即“三服务”功能,服务于课程改革的需要、服务于教学的需要、服务于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使得高考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焦点,对高考试题的研究自然而然成为了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本论文以2016年至2019年新课标全国Ⅲ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归纳法和访谈法,结合高中新课程改革,分析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特点及学生的高考答题情况,提出相应
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的科技在推动社会各类产业发生深刻变革的同时,也为其变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它要求各行各业的发展要符合时代前进的需要。教育亦如此,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一粉笔、一讲台、一黑板的教育模式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需求、推动教育发展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而近年来,数字媒体的异军突起,尤其是微视频的快速崛起,似乎为传统教学方式变革带来了曙光。微视频因其趣味性、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