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弱交际语境是霍尔根据言语交际对环境依赖程度的高低对文化做出的划分。强弱两种交际语境下的文化拥有不同的交际方式和交际策略。古德肯斯特按照霍尔的划分标准将世界上的12种文化进行了排列。其中,中国属于典型的强交际语境文化,西方国家多数被划为弱交际语境文化。社会经济、思想基础、教育方式与传统语言观念的不同使中西方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语境文化。中国的强交际语境文化与西方弱交际语境文化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交际策略与语言语篇。但是中西方强弱交际语境的划分是相对的,就像连续同一条线上的两个点。同时,中国的强交际语境正在向西方的弱交际语境转化,西方也在逐渐接受中国的强交际语境文化。强交际语境使中国形成了螺旋型的思维方式和注重整体和谐的认知方式,而弱交际语境使西方形成了直线型的思维方式和注重个体个性的认知方式。这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表现出不同的语言、语篇与交际策略特点。中西方强弱交际语境文化反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表现为对教学客体与教学主体的影响。语言、语篇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客体(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影响,交际策略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主体(教学者与教学对象)产生影响。对外汉语的教师多来自强交际语境的中国,而学生多来自弱交际语境的西方国家,教授内容又是具有强交际语境文化特征的中文,因此,强弱交际语境对对外汉语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我们发现强弱交际语境在教师、学生以及汉语水平考查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将中西方强弱交际语境在语言、语篇上的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客体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及HSK模拟练习题,将中西方强弱交际语境在交际上的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主体结合起来分析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研究在强交际语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希望对将来的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