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教育中,大学与中学作为两个密切相关的阶段,有着复杂且微妙的关系,一方面它们具有阶段性、层次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它们又具有连贯性、转承性和一致性。高师作为培育中学教师的摇篮,又被赋予了另一层深远的意义。在传统的课程方案和教学体系中,高师与中学为了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往往只“就事论事”,忽视了彼此之间的联系。本是浑然一体的教学,被人为的分离成了不相关的两部分,造成了人才培养的恶性循环。因此,对高师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极其必要,而且意义深远。从理论上讲,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促进地理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促进高师地理学科的建设,增强对高师地理课程与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关系的认识,有利于拓展大学地理教育与基础地理教育相关研究的视野,丰富地理教育教学的内容,有利于地理学科的系统化和体系化。从实践上讲,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大大改善长期以来地理教学效果中学阶段与大学阶段不连续的现状,为高师与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衔接操作提供指导,为高师与中学地理教学的变革研究提供参考,为中学培养输送更多高素质优秀地理教师,推动地理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和创新。本研究主要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选择山东省几所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师生以及中学地理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高师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调查问卷(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和《高师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调查问卷(中学地理教师)》两套问卷、对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教师进行个别访谈以及亲自参与高师地理和中学地理课堂等方式,探究高师与中学地理教学之间的联系、区别以及高师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分析,针对当前高师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存在的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高师毕业生“师范性”减弱、教学方式有待改进、高师生源文理科不平衡、与中学缺乏交流等问题,本文为高师与中学地理教学实现有效衔接提出对策和建议:第一,调整高师地理课程结构,增加教育类、地理教学类、实践类课程;第二,丰富高师地理教学方式,在对教学内容充分把握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对多种教学方式熟练运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协调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第三,加强高师与中学的交流与合作,增加高师学生教育实践,加强高师教师与中学教师在中学地理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沟通,提高高师师生与中学教师科研合作的紧密度;第四,改善高师学生地理学习方法,调整自身惯性学科思维,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第五,加大高师地理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增强对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研究,定期到中学参与实践教学等。只有从多方面对高师与中学地理教学进行改善,才能实现高师与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效衔接,实现地理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