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海洋在国民经济和军事应用地位的凸显,认识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已成为全民共识,自20世纪以来,我国迎来了海洋科学的大发展,由此,各种海洋环境信息数据量也呈指数递增。针对海洋环境观测资料目前主要以图表、图形的方式直接进行表征,所包含的特征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工进行判读、自动化程度不高、所包含的信息不能有效、完整地提取等问题,本文主要以海洋环境中频发的台风、海洋中尺度涡、海洋温跃层等三种典型的海洋环境系统的特征信息提取为研究对象,利用最优化理论和优化算法,自动提取海洋环境特征信息,研究这三种典型海洋环境特征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 1.基于红外云图的台风中心自动定位方法研究。针对台风云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难以客观、定量表征的难题,提出了基于红外云图的台风旋转特征向量表征方法,构建了台风云系主特征向量提取的数学优化模型,实现了台风云系的有效、定量描述,试验表明,该优化模型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可为台风云系特征自动提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基于台风云系主特征向量表示,深入研究了台风中心自动定位优化模型。基于类圆形的形态特征和物理约束,首先,构建了台风中心自动定位的二次函数优化模型,由于该模型具有解不唯一的不足,且容易造成定位误差的累积,在此基础之上,对二次函数优化模型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台风中心自动定位非线性优化模型,该模型有助于减少定位误差的累加,提高了台风中心定位的精度,弥补了二次函数优化模型的不足;最后,对台风中心定位非线性优化模型的优化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初始群体优化的遗传算法,仿真试验表明,利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求解非线性优化模型,有助于提高定位效率和精度。 2.基于声信号温跃层信息的提取方法研究。通过CTD、XBT探测得到的温盐数据进行再分析计算得到温跃层信息,具有耗时长、效率低、花费大、时空分辨率差以及自动化程度不高等不足。本文基于自主研发的跃层探测仪提供的回波数据,建立了基于声波信号的海洋温跃层自动提取算法流程;为了提高反演效率,基于参数寻优思想,将反演结果归结到海水介质的基本参数形式,构建了以盐度和温度为反演对象的海洋温跃层反演优化模型;针对该反演优化模型,深入研究了求解反演模型的优化算法,通过分析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之间的异同,提出了粒子-遗传动态并行的融合算法,即将生物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引入到粒子群算法,极大地减少了算法对各参数的依赖性,同时,两种算法操作过程中个体的最优位置和群体的最优位置共享,加快搜索收敛速度,提高了算法的优化性能和鲁棒性。 3.基于SST卫星资料的海洋中尺度涡提取方法研究。针对中尺度涡的形状不固定,中尺度涡自动识别和提取一直十分困难,本文利用活动轮廓模型对中尺度涡进行了提取,并对活动轮廓模型的外力计算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流矢量的自适应外力计算模型,使外力模型的扩张和收缩更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有助于轮廓模型更加有效地逼近中尺度涡的边缘,从而提高中尺度涡提取的精度;同时,为了实现整个提取过程的自动化,基于阈值分割迭代算法,实现了活动轮廓模型的初始轮廓自动设置,避免了人为设定轮廓的不足。仿真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流矢量的自适应外力计算模型,能够提高中尺度涡提取效率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