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创业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bf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范围内必将又一次掀起一轮创新热潮。如何采取措施加快高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是我国在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内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高科技创业企业具有高成长、高风险、严重依赖人力资本等特点,对高科技创业企业来讲,知识型员工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保持强大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而知识型员工与普通员工相比,知识水平高、流动意愿强、管理难度大。二者相结合,导致了目前高科技创业企业在设计制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时,难度很大。如何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最大程度上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维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和长远竞争力,对高科技创业企业来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尽管目前针对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研究已经不少,但专门针对高科技创业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将在先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一些实例,就这一问题展开一定程度上的探索研究。本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这一方面相关研究的认真梳理,结合以往成功案例,设计出一套比较实用的关于高科技创业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以便于相关企业在实际当中能够加以借鉴,同时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本文综合采用了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两个不同的角度,在详细分析高科技创业企业及其知识型员工涵义、特征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了国内外关于激励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目前高科技创业企业关于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关于高科技创业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设计的初步探索性研究,并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际案例来检验了研究成果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研究发现,传统的激励机制往往过于注重满足知识型员工的物质需求,而对满足了对物质财富的需求后,知识型员工所追求的个人价值的实现需求往往加以忽略。心理契约是现代企业中员工和组织间关系的最佳结合点,它涵盖了进行合作的双方的期待、愿望和意向以及精神激励与物质奖酬。心理契约与传统激励理论一样,都是建立在如何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实现组织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之上。传统的激励理论强调合同在激励中的作用,但涉及到员工较高层次需求的激励却很难通过合同的方式来体现。作为传统激励理论的有益补充,心理契约激励恰好满足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高层次激励需求。对员工的激励就是应该将二者相结合起来,针对企业员工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分析,将传统激励理论运用到员工的物质激励方面,将心理契约激励理论运用到员工的心理期望等激励方面。本文按照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内在激励加外在激励、相互激励加激励协调三个基本原则,以心理契约构建和管理现代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并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对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
其他文献
根据我国商务部研究院的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出口业务的坏账率高达5%,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至20倍。因此,在中国产品风行全球的同时,各种未能预测的政治与商业风险时常困扰着企业,
我国的工业品生产制造严格意义上说才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一直供不应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和壮大,工业产品的市场开始
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进程的日益深入,在我国银行业构成中出现了新型城市商业银行这样一个新的群体。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是新型城市商业银行谋求更大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但受制于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企业面临的海外市场竞争环境日益严峻,面临的客户需求层次也越发多样化。天津奥的斯电梯公司作为典型的制造型企业,只采用差异化或成本领先的战略都
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截止2009年底,已注册的物业管理企业已接近20余万家,从业人员达300多万人,部分城市物业管理覆盖面已经达到50%以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各种能力及建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谈谈教学过程中关于合作学习的几点看法。  一、营造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文化氛围  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共性”。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气氛,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
随着中国开放会计师服务行业,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安永(Ernst& Young)、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和毕马威(KPMG)(以下简称“四大会计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的核心,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零库存又是库存管理所追求的目标。零库存,即原材料、半成品和
合理、科学和有效的薪酬激励制度,能激发企业高层人员发挥企业家才能,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企业利润。尽管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降低,但依然控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