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能双刃剑的属性已经为世人所熟知,其安全性备受关注,尤其是核事故的影响深远,其范围很难控制在事故发生在一国之内,而往往是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这成为核电事业发展的一个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核安全在国际上有两个比较权威的理论界定,即核安全和核电站运行安全两种。这两种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根本上都和核能发展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有关。所以,讨论核能发展的安全合作问题首先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从理论上讲,核安全的国际合作合作是必要的,作为一种保障全球安全的机制会发挥相当的作用。区域核安全合作是一个新的构想,这样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过,但作为全球核安全合作机制的补充和发展,区域核安全机制具备实现的可能性,对于亚洲地区而言也是必要的。亚洲国家的核能发展现状是令人鼓舞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隐患,亚洲国家受技术不平衡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正处于需要和能够进行区域内核安全合作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核安全合作对亚洲经济和安全都将有所帮助。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使全世界陷入了对核能的不安与怀疑之中,这次事故事故暴露了核电站在自然灾害和人为疏忽面前的脆弱性,但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核能依然是人类可以依靠的最高效的新能源,继续利用核能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国家满足能源需求,减少碳排放的唯一选择。亚洲核电事业发展迅速,但是在亚洲内部矛盾复杂,信任缺失,外部势力出于不同目的介入亚洲事务,并通过其经济,政治以及科技优势左右亚洲国家在核能开发上的选择,使亚洲国家各自开发核能的努力难以向实现本国乃至区域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核电开发面临很大的技术和安全风险。由于核电事故的严重性,其预防和治理不是亚洲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独立承担的,因此,建立一个区域性的核安全框架,通过发展核电国家间的通力合作保障核能设施的安全运行,应对突发状况,是未来核能安全的必由之路。通过这样的合作机制保证这一地区安全发展核能产业的做法虽然对亚洲各国都十分有利,但是出于前述政治环境的影响,这一机制的建立又面临相当的阻力。本文试图探讨在亚洲建立有效的核能开发和安全维护机制,以此保证亚洲各国在充分利用核能带来的福利的同时,避免和灾难对整个亚洲造成伤害,并以朝鲜核问题为例,具体描述了这个机制的运行方式和可能产生的效果。鉴于能源产业在亚洲产业结构和未来需求中的重要地位,这一机制有可能成为亚洲一体化的先导,从而帮助亚洲摆脱亚洲悲剧的困境,实现区域自主发展,并提高亚洲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