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师生互动偏少、教学过于抽象等弊端,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思维导图可以运用核心词汇和图像构建文章要点,呈现框架,梳理思路,将文本信息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出来,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本研究以“图式理论”为依据,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试图发现思维导图工具能否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和阅读能力,实现高效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以改变目前阅读教学的弊端。本研究选取某市一所初级中学的两个初一平行班共8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历时5个月。实验采用两次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学生阅读兴趣的变化以及对思维导图教学的态度等反馈情况;对于实验采集的前测、中测和后测数据笔者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1)实验前的问卷数据分析显示两班学生的阅读兴趣等情况不够理想,但实验后期的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结果显示实验班与阅读有关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能够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说明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积极性;2)实验前测数据表明两班阅读水平属于同一层次,可以作为实验样本;实验中测数据显示两班的阅读理解成绩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后测数据分析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阅读理解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思维导图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提升阅读能力。在未来的阅读教学研究中,笔者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化对思维导图教学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够将思维导图推广到其他年级和英语教学的其他板块,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与校内外相关一线教师研讨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以获取更为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使思维导图的运用更契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推动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