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60镁合金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及复合表面处理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大量研究工作表明,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处理能显著提高纯铝和模具钢表面的抗腐蚀及耐摩擦磨损性能,因此为进一步扩大镁合金的应用领域,本论文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ZK60镁合金进行表面改性,改善其耐腐蚀和耐摩擦磨损性能,研究改性层组织结构和形貌的特征变化以及不同参数对合金耐腐蚀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为探索镁合金表面处理的新方法,本论文将微弧氧化和强流脉冲电子束复合改性应用于ZK60镁合金的表面改性中,初步探索此两种表面改性技术复合处理的可行性。对改性前后的合金表面微观结构进行扫描电镜、XRD分析,并对合金的抗腐蚀及耐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经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后ZK60镁合金表面生成了一层厚度约为5-11μm的重熔层。重熔层表面具有少量裂纹和熔坑;同时由于镁的蒸发,表面沉积有细小的纯镁颗粒;重熔层组织晶粒细小,合金元素偏析程度显著降低、固溶度增加;3.5%NaCl溶液中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ZK60镁合金强流脉冲电子束改性后耐腐蚀性得到显著提高,其中23KV加速电压下电子束轰击15次的ZK60镁合金腐蚀电流密度从311μA/cm2下降至42.2μA/cm2,下降了86%,腐蚀电位从-1312mV上升至-1220mV,升高了92mV;另一方面,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证明改性后的合金摩擦系数降低,耐磨擦性能得到了提高,加速电压为27KV,轰击15次的样品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均优于其它样品,其磨损量下降了80%;(2)ZK60镁合金经微弧氧化处理后表面生成了一层厚度约为18μm的陶瓷层,陶瓷层由疏松层和致密层组成,疏松层分布有孔洞,约占整个膜层厚度的90%;经微弧氧化再经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的ZK60镁合金表面凹凸起伏不平,改性层厚度约为3-4μm,改性层较微弧氧化陶瓷层致密;经强流脉冲电子束再经微弧氧化处理的ZK60镁合金表面同样生成了一层厚度不均匀的陶瓷改性层,改性层中,致密层不连续;建立了强流脉冲电子束再微弧氧化处理表面改性层的生长模型。3.5%NaCl溶液中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及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复合表面改性处理的试样耐腐蚀性、耐摩擦性能均得到了提高,其中经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再经微弧氧化处理试样的耐腐蚀性能得到显著提高,腐蚀电流密度从311μA/cm2下降至0.2μA/cm2,降低了3个数量级;经微弧氧化再经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的试样磨损量降低了80%。复合表面处理实验同时验证了强流脉冲电子束的快速熔凝作用对微弧氧化形成的疏孔具有封孔作用,其具体实验参数的优化设置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改进。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客户端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传统的MVC设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多人协作开发的需要,会产生大量的耦合,造成模块间测试困难,版本迭代中冲突频发,开发效率
“程溪菠萝”产于福建省龙海市程溪镇,自2003年5月“程溪菠萝”获得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无公害认证以来,该镇菠萝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且逐步走向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现将
空气锤钻井技术以小钻压、低转速、机械钻速高、防斜能力强等技术优势,在钻进硬质、复杂、高陡、易斜地层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气体钻井的首选。然而作为气体钻井主要
高硬度耐磨堆焊药芯焊丝在能源、矿山等领域的耐磨件制作和堆焊修复工作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国产高硬度耐磨堆焊药芯焊丝综合性能,特别是耐磨损性能和国外知名品牌
目的:探讨GnRH-a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水平影响。方法:选取8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
森林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解决人类未来资源短缺的重要基地,对于满足人类未来物质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森林与人类未来资源的关系进行探讨。
为探索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侵染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的生理响应,以2个对褐斑病抗性不同的草地早熟禾品种‘午夜’和‘蓝孔雀’为材料,在接种立枯丝核
飞机和船舶表面涂层在服役期间受紫外、盐雾、臭氧和湿热冲击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老化失效,不同环境因子引起的老化机制各不相同。因此,为了提高涂层防护性能,必须弄清涂
美国犯罪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riminology,简称Asc)第61届年会于2009年11月4日至7日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召开。ASC第61届年会会议的主题是犯罪学与刑事司法政策(Criminolo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可降解植入材料逐渐成为当前生物医用材料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镁合金以其优良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力学相容性以及可降解吸收特性成为极具发展潜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