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TrCP在AML患者中的表达及F-box蛋白在血液肿瘤中的作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tor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β-TrCP在AML患者中的表达研究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源自造血干细胞的血液系统中的恶性克隆性疾病,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可以长期存活外,大多数类型AML患者存活期短,预后欠佳。AML的具体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因此在分子水平上继续探索AML的发病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泛素-蛋白酶体通路通过特异性地介导底物的泛素化,介导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耐药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在此途径中,泛素活化酶E1、泛素结合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共同催化泛素分子共价连接到底物的赖氨酸残基上,进一步形成泛素链,被泛素化的蛋白底物随后被蛋白酶体特异性识别并降解。其中E3泛素连接酶常以蛋白复合体的形式募集E2泛素结合酶、调控泛素化过程,在整个泛素化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并参与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等多个生物学过程。F-box蛋白是泛素连接酶E3的重要组成部分,F-box蛋白的C末端则负责特异性地识别并捕获底物,介导底物的泛素化和降解。β-TrCP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F-box蛋白,它是一种由Slimb基因编码的、由569个氨基酸组成的60kDa的调节组件蛋白,它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底物并对底物进行泛素化降解,从而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β-TrCP通过介导底物泛素化可以激活Wnt信号通路及NF-κB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及NF-κB信号通路在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及AML等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β-TrCP可以促进组蛋白H3K27三甲基化,从而促进滤泡型淋巴瘤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但β-TrCP在AM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检测AML患者骨髓细胞中β-TrCP的表达,探讨其在AML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为将来的白血病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目的:本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β-TrCP基因在AM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分析β-TrCP在AML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与预后的关系。研究方法:研究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5年2月2日至2018年9月25日初诊的AML患者100例,其中非M3 AML患者79例,M3患者21例,复发AML患者10例,CR患者6例以及健康对照24例。对患者的骨髓标本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AML患者骨髓标本中的β-TrCP相对含量,分析β-TrCP表达与AML患者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β-TrCP在AML各组相对表达水平呈偏态分布,初诊AML组和复发AML组β-TrCP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在预后较好的M3患者中β-TrCP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2.通过检测6例的初诊非M3 AML患者与其第一次缓解后骨髓中β-TrCP的表达水平发现,缓解后较初诊时β-TrCP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3.将79例非M3 AML患者根据β-TrCP表达水平表达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探讨β-TrCP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发现高表达β-TrCP患者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更高,预后核型更差(P<0.05),高表达β-TrCP患者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也更短(P<0.05)。4.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发病年龄、白细胞、血小板、是否存在NPM1突变、预后核型、骨髓中原始细胞数、β-TrCP表达水平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为了进一步探索影响AM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发病年龄、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是否存在NPM1突变、β-TrCP表达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初诊AML患者和复发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β-TrCP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但在预后较好的M3患者中β-TrCP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现统计学差异。2.AML患者缓解后较初诊时β-TrCP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3.发现高表达β-TrCP患者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更高,预后核型更差,高表达β-TrCP患者总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也更短,COX多因素分析患者发病年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是否存在NPM1突变、β-TrCP表达情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F-box蛋白在血液肿瘤中的作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UPS)是一个十分精确的蛋白质降解系统,它通过一系列蛋白质泛素化的过程来介导蛋白质翻译后修饰。F-box蛋白是参与蛋白质泛素化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角色,它调节着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包括细胞周期、转录、细胞信号传递、细胞凋亡、DNA修复和DNA复制等生理过程。近年来,大量的F-box蛋白家族成员已经被证实是参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详细讨论F-box蛋白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耐药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本次研究观察理气化痰法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评价及相关miRNA变化的分析,为进一步探索中医理气化痰法在食管癌临床治疗中提供依据及抗肿瘤机制提供试验基础
目的:应用MAPK抑制剂诱导再分化是治疗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一种新策略,但由于耐药等原因临床客观反应率偏低。近年来,HER抑制剂被发现可以解除MAPK抑制剂作用过程中因反馈机制
为了解决我国东部矿区土地资源紧张,压煤村庄迁村困难的问题,必须对采空区进行利用。而传统的村庄就地重建存在周期长等问题,为了缩短重建周期,减少村下采煤对于村民的影响,
钛合金依靠高比强度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已经在航海、海洋勘测、海洋平台等领域广泛应用。但钛合金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在海洋环境应用中所遭受的生物污损问题不容忽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如今的防污手段也从之前具有生物毒性和环境污染的方法朝着广谱无毒、环境友好、高效长效的方法发展。本文通过调节水热时间、温度等条件制备了具有高效抗菌性的表面;通过构筑钛及钛合金表面的微纳结构和注入润滑剂制备了长效、环境友好
立题依据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为多发于成人颅内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结合药物化疗。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是GBM的一线化疗用药,能使GBM细胞DNA分子发生烷基化(O6-MeG)损伤,致DNA分子双链断裂,细胞死亡。TMZ能高效通过血脑屏障,渗透到脑组织细胞中,在GBM的早期治疗中效果突出。
肺癌(lung cancer)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其中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NSCLC)。尽管针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已取得较大进步
目的:对宿迁市城乡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状况及行为进行调查,目的是通过调查提出相应的营养干预意见,为改善宿迁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结构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采用24小时膳食回顾法与自行设计的膳食行为调查问卷及食物摄入频率问卷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宿迁市城乡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共抽取296名研究对象。运用每日食物及营养素摄入量与膳食结构进行评价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采用T检
回顾我国的发展史,机构精简已经持续了多年,历经了多次,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机构精简在这个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仍然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1982年是历史的一个节点,邓小平同志作出了《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的发言,将机构精简的意义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从此中国对机构精简的研究开始逐步深入、彻底。机构精简是优化机构设置的需要,也是克服官僚主义的需要,还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作为县级层面而言,承担着具体的政策落
脊髓损伤(SCI)后炎症反应是继发性损伤的主要成分,已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靶点。SIRT1已被众多研究证明在调节炎症中发挥关键作用。我们使用药物干预(SRT1720)和基因敲除技术,
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治疗中取得了极大成功,但对其它类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