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沙漠化正逐渐成为全球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日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土地退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沙漠化正严重的威胁着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多年的沙漠化研究结果表明:半干旱的草原和干旱荒漠草原畜牧区以及内陆河流域绿洲区是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在农牧区当草原畜牧区牲畜数量过多、草场出现超载严重,过度的践踏和啃食造成了牧区地表出现裸露地段,牧区草场将出现退化、沙化趋势现象,因此超载过牧也是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新疆于田草原生态研究所[11])可知新疆和田于田绿洲由于近30多年来放牧区内的牲畜数量的急剧增加,草场出现了超载过牧的现象较为严重,有将近27%的草地出现严重的退化与沙化现象,引起了沙漠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本文选择该地区作为研究区域,研究畜牧业增长对沙漠扩散的影响程度。本文研究草原、畜牧业、沙漠之间的自然规律,由稀疏植被与土地资源退化相互关系,在前人所提出的沙漠化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考虑畜牧超载对沙漠化的影响,根据数学物理方程原理,提出了畜牧业对沙漠化影响模型,并给出模型的定性分析及其数值实验。根据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可知,这一模型的结论使我国北方沙漠化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21]将更加接近,预测结果将更加准确可靠。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畜牧的承载有阀值,当超载量较小、时间较短时,畜牧业不会造成沙漠化蔓延;当超载量较大,且持续过牧、超过了该阀值时,畜牧业逐步加剧沙漠的扩散;该阀值与区域面积及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关。因此该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反映出土地变化状态。本文采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而得到的数据,对于田县的绿洲沙漠动态变化做出预测数值实验,结果表明:1)1989-2000年间该地区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但2000年以后,沙漠化土地面积开始呈增加趋势,近几年及未来几年仍是沙化动态变化的增加趋势的时期;2)当畜牧超载率达43%以上时,畜牧业逐步加剧沙漠化的扩散,是造成沙化的主导因素。全文分为五节:第一节:引言,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标及国内外沙漠化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第二节:研究区域概况,主要介绍研究区域概况和相关数据资料;第三节:研究方法与步骤,主要介绍超载量的估算、模型的建立、模型的定性分析及数值实验;第四节:水量减少对植被退化的影响;第五节: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