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炭疽菌致病性与品种抗病性的分析及评价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花果炭疽病是无花果生长期和贮藏期的重要病害之一,由于该病害危害叶片和果实,常使大量果实腐烂,严重影响了无花果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感病程度不同的无花果品种(系)为材料,进行无花果品种对炭疽病菌的抗性评价,明确品种感抗病性差异,筛选无花果抗炭疽病品种,探究生理生化抗性因子,进行品种间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初步分析无花果抗炭疽病机理。同时,釆集无花果炭疽病菌株,测定炭疽病菌株的致病力,明确致病力分化的差异,分析炭疽菌株间的致病机制。为进一步探讨无花果与炭疽菌间的互作机理,田间防治无花果炭疽病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无花果炭疽菌的致病力分析对11个炭疽菌株(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在感病品种108B上进行叶片及果实离体接种测定,结果表明,在叶片上的致病力分为强、中和弱3种类型,其中K7菌株为强致病类型,Y9、A2、Y2、C、I和H等5个菌株为中等致病类型,A5、Y10、M5和M1等4个菌株为弱致病类型;在果实上的致病力分为强、中、弱和无致病力4种类型,其中H4菌株为强致病力类型,A2、Y2和Y9等3个菌株为中等致病类型,C、I和M1等3个菌株为弱致病力类型,A5、M5、Y和K7等4个菌株为无致病类型。其中Y2、Y和Y10为果实上分离得到,K7、M1、M5、I和C为叶片上分离所得,H4、A2和A5为叶柄上分离所得。致病力与病原菌来源的无花果病样部位较符合。2致病力强弱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测定了K7和A5两株胶孢炭疽菌的菌丝生长速率、不同条件下分生孢子的萌发率以及附着胞的生成率。结果表明,强致病力菌株K7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生成率均显著高于弱致病力菌株A5。28℃下K7菌丝生长速率为1.11mm/d;K7在固体PDA培养基下产孢量为2×10~6个/m L,在液体PDA培养基下产孢为2.3×10~6个/m L;培养24h时K7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 H为6,萌发率达93.89%;K7附着胞生成最适p H为3,生成率达57.07%;K7的最适萌发温度为30℃,萌发率可达93.48%;K7附着胞生成最适温度为30℃,生成率达58.12%;在24h光照条件下K7的分生孢子萌发率较高,达98.43%;在24h光照下K7附着胞生产率达46.77%;相对湿度97%下K7菌的最适萌发率为97.46%;相对湿度为92%条件下附着胞生成率达83.75%。28℃下A5炭疽菌平均生长速度为0.94mm/d;仅在液体PDA培养基下产孢为1.1×10~6个/m L;A5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 H为3,萌发率达89.13%;A5附着胞生成最适p H为5,生成率达11%;A5的最适萌发温度为30℃,萌发率达77.53%;A5附着胞生成最适温度为30℃,生成率为20.66%;在12h光暗交替下A5附着胞生成率达13.64%;A5菌在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最适萌发率达77.32%;A5在相对湿度为100%条件下生成率达12.47%。3致病力差异菌株的CWDEs活性比较分析比较了K7和A5在纯培养下和接种于不同品种上CWDEs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纯培养下产酶诱导时,K7均能产生PG、PMG和CX三种酶,而A5只产出PG和PMG;接种于不同品种后酶活性差异显著,同一品种内K7中CX活性远高于A5;A5侵染不同品种后,感病品种内PG和CX活性均高于抗病品种;K7侵染不同品种后,感病品种PMG和CX活性均高于抗病品种,侧面反应出与炭疽菌的致病力呈正相关。4品种抗病性分析参照炭疽病田间病情分级标准,分别采用田间抗性实际调查和室内接种鉴定两种鉴定方法进行品种抗病性分析。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表明,金奥芬和108B对炭疽病表现感病;青皮表现中感;玛斯义淘芬、121E、波姬红和110C表现抗病。选取强致病力菌株K7对这7个无花果品种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108B为高度感病品种;青皮属于中度感病品种;玛斯义淘芬、金奥芬、121E、波姬红和110C为抗病性品种,两种鉴定结果基本一致。5品种防御酶活性比较分析通过接种不同品种,测定了POD、PPO、SOD和PAL4个植物基础防御酶活性。结果表明,在接菌初期品种间酶活力的差异以及相同品种间接种和未接种的明显差异,无花果抗病品种叶片中的PAL和PPO活性峰值时间早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对病原菌侵染后做出反应较慢;抗病品种内SOD活性增幅显著高于感病品种;接菌后,波姬红和108B叶片中P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感病品种的POD活动峰值早于抗病品种。6无花果品种的SSR分析及其与抗炭疽病的关系用Khadar等报道的8对来自无花果基因组的SSR引物,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7个不同无花果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及其与抗病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品种之间亲缘关系存在差异。金奥芬和110C聚为一类;青皮和108B为一类,说明两两之间亲缘关系较强。结合以上田间调查和室内接种鉴定品种抗性关系的结果,青皮和108B为中感病以上品种;玛斯依淘芬、121E、波姬红、金奥芬和110C为抗病性品种。玛斯依淘芬、金奥芬、121E和波姬红品种都有一条550bp DNA片段,而青皮、110C和108B品种中没有该条带。可能品种抗性与550bp DNA片段有关。
其他文献
高脂饮食是引发肥胖、脂肪代谢紊乱、“三高”等多种慢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量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和不规律的生活会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形成和发展。NAFLD已经成为慢性肝病的首要致病因素,有效防治NAFLD是医学医药领域和功能性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1992年开始研究桦褐孔菌,据报道,桦褐孔菌具有降血糖、抗肿瘤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发展方兴未艾,关于该领域的文本也在不断涌入。《工作场所中的隐性不平等》一书于2018年由施普林格国际出版公司出版,内容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医
VR电影空间给予了观众较高的自由度,观众可以自行选择想要观看的剧情方向。自由观影能够增加观众的沉浸感,但同时也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在VR电影中设置合适的视觉引导,既能够帮助创作者更好的进行表达,也能够帮助观众理解创作者意图并获得更好的沉浸体验。目前,关于VR电影视觉引导的研究与创作大多从视觉引导的表现形式上进行分类和总结,缺乏对于视觉引导功能性需求的深入挖掘与探索。本论文致力于从视觉引导功能性的角
视频修复(Video inpainting)是指替换或重建视频信息中含有丢失或损坏部分的过程,通过使用合适的修复方法,利用已知视频帧信息去修复缺失区域,使得修复后的视频在视觉上有这着令人愉悦的观赏效果。视觉信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方式,视觉信息包括图片信息、文字信息与视频信息等。其中视频信息由于其获取的便捷性和观赏性更高,成为目前信息载体的主流方式,因此,随之共生的视频修复问题也是极其重要的。
铅酸蓄电池作为一种储能设备,应用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封式阀控铅酸蓄电池(valve-regulated lead-acid battery,VRLA battery)作为铅酸蓄电池的一种,由于其免维护
刑事诉讼法在2012年的版本修订中对特别程序的内容进行了增添,同时新增了对利害关系人的财产处理的新举措,对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而后在2017年最高检和最高法颁布了新的关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司法解释,其中增加了关于利害关系人的参与的方式,进一步完善了利害关系人这一主体参与程序的体系和可实施性,使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完善了原有的体系和制度,能够更大程度上保障利害关系人的合法财产权。文章以保
量子保密通信起源于人们对通信活动保密的需要。量子密钥分发技术是实现了通信双方无条件安全通信的技术基础。然而,因为量子密钥特殊的分散存储特点,现有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一方面无法高效稳定地提供加密业务所需的密钥资源,另一方面大量的密钥资源却因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而被闲置,同时经典密钥池对量子密钥无条件安全性的破坏性也一直颇受学界质疑。因此如何通过构建虚拟密钥池解决密钥资源分发不平衡,利用率低,安全性差地问题
本论文研究了在周期势中布朗粒子的动力学性质。在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描述布朗粒子运动的两个动力学方程:(1)朗之万方程;(2)福克-普朗克方程。朗之万通过在爱因斯坦关系式中引入随机力来解释粒子运动出现的随机性,从而建立布朗粒子的随机动力学方程。福克-普朗克方程是一个关于系统分布函数的微分方程,能够描述系统统计规律,很好展示系统的演化过程。福克-普朗克方程是从系统的分布函数或密度函数的演变出发,描述了系统
铬掺杂锑化碲(Cr-SbTe)是一种新型相变存储材料,它与传统锗锑碲(GST)相变材料相比,具有稳定性高,功耗低,操作速度快等优点,是下一代相变存储器件理想的材料之一。制备限域结构的相变存储器件,刻蚀是重要工艺之一,然而目前针对这种新型材料的刻蚀工艺研究不足。基于此,论文从Cr-SbTe材料的反应离子刻蚀的工艺参数以及刻蚀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对Cr-S
混凝土产业在向着商品混凝土方向发展的同时,粉煤灰和矿渣等工业副产品作为改善混凝土性能的辅助胶凝材料被广泛利用,机制砂和特细砂等新型细骨料在天然砂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应运而生。本文通过物理试验研究、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由徐州地区常用配比和原材浇筑的商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进行全寿命可靠性分析,在响应混凝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研究常用无损检测技术在商品混凝土试件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