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松松脂合成相关基因的鉴定、单核苷酸多态性、进化和表达谱分析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pp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炬松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造林和工业用材树种之一,每年为全世界提供16%左右的木材用量。除此之外,火炬松树体中还含有丰富的松脂,其主要成分萜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工业化学品等领域。这一特性为其林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为了进一步了解松脂生物合成和代谢的分子机制,从而为高产脂火炬松品系的定向选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火炬松202号无性系及其部分半同胞的子代为研究材料。利用RNA-Seq技术进行松脂合成相关基因的鉴定。随后使用Dna SPv.5.1、MEGA7.0、PAML和q RT-PCR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和技术方法对部分候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子进化模式、系统发育和表达谱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火炬松次生木质部转录组测序所获得的unigenes的功能注释和前人对于松脂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共鉴定出422个可能和松脂合成相关的unigenes。主要包括:123个萜类化合物骨架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105个ABC转运蛋白基因;67个细胞色素P450家族蛋白基因;63个参与调控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和代谢的转录因子蛋白基因;20个乙醇脱氢酶基因;13个萜烯类化合物合成酶基因;10个乙醛脱氢酶基因和3个非特异性脂转运蛋白基因。此外,q RT-PCR分析结果表明6个萜类生物合成通路的关键酶基因均在高产脂时期具有特异性高表达。2)根据功能注释结果,挑选了24个候选基因对其在48个火炬松单株中的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松脂产量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24个候选基因的转录组测序总长度为41,066 bp,共检测到1613个SNP位点,平均SNP频率为81 bp/SNP。24个候选基因在48个样本中的平均核苷酸多态性参数πT和θw值分别为0.0103和0.0109,静默位点的平均核苷酸多态性为0.0174,平均单倍型数为29个,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881,平均历史重组事件最小数为20。进化压分析检测到HDS和Nonsp基因的d N/d S值大于1。中性检测结果表明,Aldh1基因在Tajima’s D中的检测值显著大于0,在Fu and Li’s D和F中的检测值显著小于0。CMK基因在Tajima’s D及Fu and Li’s D和F中的检测值均显著小于0。24个候选基因共检测到33个和产脂量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其中14个SNP位点导致了氨基酸的改变。33个SNP位点中共检测到73种基因型,其中17种基因型的频率在高产脂样本中显著高于低产脂样本。3)12个编码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通路相关酶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各基因d N和d S值在整个系统发育树和双子叶进化枝中均无显著相关性。然而在裸子植物进化枝(r2=0.594,P<0.05)和单子叶进化枝(r2=0.551,P<0.05)中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分枝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2个基因的选择压均介于0.055-0.190之间,位于MEP途径的基因和位于MVA途径的基因受到的选择压大小有显著差异(P<0.05)。除MVK(P=0.08)基因外其余11个基因在系统发育树各分枝间受到的选择压显著不同;位点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各位点之间受到的选择压差异显著;分枝-位点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Pinus-进化枝为前景枝的分枝-位点模型中,GGPS和HMGR基因分别有11和17个氨基酸位点受到正向选择作用(P>0.95),GGPS基因在mono-进化枝为前景枝的分枝-位点模型中共有22个氨基酸位点受到正向选择作用(P>0.95)。12个基因的ENC和GC3的平均值分别介于47.73-55.29和0.29-0.63之间。在单子叶进化枝中12个基因的ENC和GC3显著负相关(P<0.001)。4)DXR、DXS、FPS、GGPS、HMGR和IDI基因在15个物种中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DXR基因序列间变异程度大,平均遗传距离达到0.625,而IDI基因序列的保守性较高,平均遗传距离只有0.275。DXS、DXR、HMGR和IDI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具有相似的拓扑结构,和其对应物种的分化时间相一致。20个候选基因在火炬松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候选基因均在松针组织中具有特异性高表达。此外,位于MEP途径的DXS、DXR、CMS、MCS和IDS基因在成熟叶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嫩叶组织,而位于MVA途径的4个候选基因的表达特征刚好相反。
其他文献
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Hemiptera:Psyllidae)广泛分布于亚洲地区,以植物韧皮部为食,是传播柑橘黄龙病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a.L)的主要媒介昆虫。柑橘被列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产业中的毁灭性病害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防治柑橘黄龙病,主要手段主要依赖于广谱性杀虫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NDV主要侵害禽类,是危害我国禽养殖业的重要病原之一。NDV强毒株感染可诱导产生大量的IL-1β,引起强烈炎症反应,导致动物发病和死亡。IL-1β可增加IL-6、IL-8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等的合成和释放,活化淋巴细胞、促进白细
菠萝(Ananas comosus)是世界四大热带果树之一,其果实结构特殊,属于典型的聚花果,由果芯(果序轴)、果托、苞片、宿存的花萼和不太发育的子房等构成。研究菠萝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组成部分的基因表达特征,对揭示以菠萝为代表的聚花果类型的果实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本论文利用Illumina 2500RNA-Seq测序平台对菠萝苞片、花萼、花瓣、花盘、花托、子房壁、胎座、胚珠、雄
鸡粪是畜禽养殖的主要废弃物之一,养分含量高,通过好氧堆肥方式可将其资源化为有机肥。该方式具有水分蒸发快、成本低和产品质量高等优势,既能减少污染又能替代部分化肥。然而,好氧堆肥过程中易产生大量臭气,如氨气、硫化氢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对周边环境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如何有效减少甚至消除臭气已成为鸡粪等畜禽粪便处理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已有的工程除臭方案需在堆体外建设相应除臭装置,存在增加建设费用、运
黄牛和水牛是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的重要天然宿主,也是我国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它们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呈现不同的适宜性,进而导致血吸虫在宿主体内的生长发育、存活以及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呈现较大差异。为了探究miRNAs在血吸虫生长发育以及与宿主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的Hiseq Xten测序)对来自黄牛(适宜性宿主)和水牛(
1复习目标(1)通过图形平移"变"与"不变"的主题式学习掌握平移变换的本质;(2)能根据"变"与"不变"的性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3)在学习、领悟、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思辨能力。2教学过程2.1搭建平台,巧引主题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能够引导其深度思考的平台,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意愿,进而进行探究学习,引发思考。深度思考的平台应从大概念着手筛选,寻找上位概念、数学主题、思想方法。
期刊
通过文献计量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1997—2018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490篇休闲体育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休闲体育的文献整体呈倒"U"型波动演化轨迹;期刊刊载发文主要为体育类专业期刊;该领域未形成稳定庞大的核心作者群体;广州体育学院与上海体育学院是该领域科研产出的中坚力量。研究热点包括休闲体育文化研究、群众休闲体育研究、特定群体休闲体育研究、休闲体育消费研究、休闲体育产业研究与休闲体育旅游研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研究亚热带森林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的生境关联,分析森林群落组成与结构的空间异质性,揭示植物群落对环境梯度的响应,对于解释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和植物群落的地理梯度格局具有重要作用,可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参考。本研究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在乳源、东源和东莞分别设置2个1 hm2的固定样地进行调查。以一级样方(20 m×20 m)为单位调查胸径≥3 cm的冠层植物,
紫荆属(Cercis L.)隶属于豆科(Leguminosae)紫荆亚科(Cercidoideae),为北半球洲际间断分布类群,东亚为该类群的主要分布区和可能的地理起源分化中心,因此是研究北半球洲际间断分布格局形成机制与探讨东亚类群在分布格局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理想材料。本研究多方面渠道获取与筛选紫荆属分布点数据,实地采集东亚、中亚、南欧和北美的类群,以第二代测序技术简化基因组GBS方法为主,结合叶绿
野牡丹科现分为2亚科14族,约有180属5800种,为被子植物的十大科之一,主要分布于各大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蜂斗草族植物Sonerileae隶属于野牡丹亚科Melastomatoideae,约有40属600余种,中国约有15属80余种。前人对该族的系统发育做了少许研究,但族的界定及其族中属间的关系仍不清楚且存在不少分类学问题和争议。本研究共选取野牡丹科14族71属344种,其中蜂斗草族23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