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依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可知化学核心素养之一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指导思想是建立认知模型,且能够运用模型解释某些化学现象,揭露现象的规律与本质。如何理解模型、模型建构与模型认知?他们在化学课堂中分别发挥什么作用?教师在课上如何采用模型建构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模型建构教学具有什么优势?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化学教师进行深思与探究。目前已有不少与化学模型相关的教学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建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可知化学核心素养之一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指导思想是建立认知模型,且能够运用模型解释某些化学现象,揭露现象的规律与本质。如何理解模型、模型建构与模型认知?他们在化学课堂中分别发挥什么作用?教师在课上如何采用模型建构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模型建构教学具有什么优势?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化学教师进行深思与探究。目前已有不少与化学模型相关的教学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建模在解题的应用、建模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型认知能力的培养、教师对模型的认识与应用等方面,关于实际教学案例的研究仍有许多方面未涉及。笔者选择“高中化学模型建构教学的实践研究”作为研究课题,主要针对苏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部分内容进行模型建构教学的研究。论文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模型建构教学的发展与相关的理论研究。理论部分包括对素养中“模型认知”的解读,得出模型认知的四个维度,认识、理解运用、分析、建构模型,并阐述了模型、化学模型、模型认知相关的概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做中学、知识的直观性教学为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分为模型类型与教学内容的匹配度分析、实例研究两个模块。化学模型类型包括数学模型、规律模型、结构图式模型等等。实例研究中综合运用实物模型、数学模型、结构图式模型三种模构教学进行课例展示。实物模型建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手动手能力、三维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数字模型注重培养学生化学知识与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结构图式模型注重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情境中的应变能力以及归纳整理的能力。结构图式模型建构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提出必不可少的建模“三步骤”。第三部分依据三个不同模型建构教学实施案例进行教学效果的分析,其中对结构图式的模型建构教学效果以成绩统计与分析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相应的教学实践体会:(1)模型建构教学的教学成果更加优于传统教学成果,应予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大力推广。(2)运用模型化教学模式之后,“甲班(实验班)”与“乙班(对照班)”的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相比,甲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教与学”的课堂显得更加生动、有趣,更能得到师生的认可。(3)在“教学量”和“学习量”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班”的学生化学成绩相比“对照班”有更明显的提高。第四部分是在课后反思、访谈、调查分析的数据后得出结论与展望:模型建构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模型建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由于笔者研究范围、对象的有限性,仍存在不足之处,模型建构教学在化学教学方面的研究前景值得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在现代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策划者、领路人、组织者,应该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精益求精、争取在教学上获得更优的成绩。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学习、探索运用和协作交流,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浓厚兴趣和引导学生将化学学习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为目标。为此,化学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在模型建构教学方面的研究。本研究的结论可为高中化学课堂提供借鉴和应用范例。
其他文献
哥伦比亚武装冲突是内战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案例,对该问题的探讨经历了从传统安全意义的内战到非传统安全意义的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变化。该国内战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农民抵抗运动,2016年9月,该国最大的反政府武装与政府签署和平协议。本文选取1930-1966年、1960-1990年、21世纪初至2016年冲突演化的三个阶段为分析视角,通过文献分析法、纵向研究法、案例比较和个案分析、宏观理论及微观问题
年鉴学派代表大师布罗代尔提出的“三时段”理论,突破了西方传统史学的叙述视野,搭建了总体史观研究的全新框架。根据其理论,长时段的研究价值体现于历史学在对总体形象的粗线条勾勒中往往能揭示出社会发展的趋向,因而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长时段所揭示的历史趋向主要在更为具体的中时段内得以体现。因此,在合理的时间跨度中探寻历史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周期,是中时段研究的范畴,也是本文界定研究区间的主要理论依据。随
二十世纪初,中国传统国画面临着转型挑战,作为新时代艺术大众化进程先驱和代表人物的赵望云受到改良运动的影响,在经历了“走向十字街头”、“抗战画刊”、“西部拓荒”等多个阶段后,最终与石鲁、方济众等一起创立了著名的“长安画派”,也奠定了其在中国美术史上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本文从多方面多层次对赵望云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写生艺术进行研究。第一章从宏观的角度总览赵望云的艺术人生,明确其从“写实”到“写实与写意兼
日本作为“制造业的大国”而广为人知。不仅是拥有最尖端技术的制造业,从古代传承至今的日本传统工艺也在世界范围受到了广泛关注。以陶瓷制品、漆器、纺织品与和纸等为代表的日本传统工艺凭借各自的特点,作为日本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日本优秀工匠的技术连同日本的“匠人精神”,一同藉由徒弟制度世世代代传承至今。徒弟制度作为一种技术传承方式,近年再度受到广泛瞩目。特别是在以培养熟练技术人才为目的的技
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离不开化学的支撑,生活中也处处渗透着化学知识,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对化学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学校中,对于化学学科的教学也同样高度关注。自新课改以来,我们一直强调教学应该是一个“授人以渔”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实现“授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ATDE教学模式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
大量数据统计结果表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权分布极为失衡,中国也不例外,大量股权集中于少数或一个股东,股权的集中意味着权利的集中。正是这种权利的聚集,为利用权利获得私人利益的所谓“控制权私利”行为的出现,提供了滋生土壤,带来中小股东权益被大股东肆意侵占和剥削的问题,而中小股东参与决策与监督权的缺失是催生这种问题产生的权力基础。公司章程是中小股东自我保护的强有力机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
本文从财政保障的责任主体、投入模式、投入水平、分配支出和监督管理五个方面,对呼和浩特市社区文化中心财政保障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当前社区文化中心财政保障机制主要呈以下特点:从责任主体看,政府财政投入占有绝对比重,非政府投入所占份额很少;从投入模式看,呈现常规性和不定期投入结合、有条件和无条件投入相结合、直接和间接投入结合的状态;从投入水平看,资金支持的力度在不同时期、不同中心分别呈现不同特点;
当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涉及社会、环境和生活等方面,从扶贫到社区共建,从公共服务到教育支持,其服务的领域与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本文的研究对象定位为益阳市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问题,基于“志愿失灵”的理论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深度访谈法对益阳市志愿服务事业进行跟踪研究,根据梳理逻辑提出问题:“志愿失灵”在益阳市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中表征为何?造成益阳市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志愿失灵”的原因是什
在中考的数学考题中,方程是一个知识重点,也是一个知识难点。学生在方程的知识板块的掌握和运用上依旧存在很多不足,最直观的就是学生解题总是出错,这种出错不仅是解题时出现错误,也是学生完全不会做而造成留白。教师们为了尽可能减少学生们在解方程题时的错误率,确保学生们能掌握方程的知识要点,攻破他们的学习难点,采用了很多方法和技巧。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对方程进行错题管理。学生们的方程错题管理能力和习惯并非
近年来,我国对社会服务事业的支出逐年增多,促进了社会组织的繁荣发展,但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学界对于沿海发达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更为关注,对于民族地区的研究较少。目前对于社会组织运营策略的研究多从政社关系,制度、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探讨,围绕服务成本与专业服务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内蒙古地区的几家社会工作机构为例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项目发包过程中,政府多采用竞争性的购买方式,提高效率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