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箱—钢管桩逆作法复合基础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d198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外深水桥梁基础的型式日新月异,为了深入探讨深厚软基桥梁逆作法复合基础的受力机理和沉降特性,本课题以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7AA1IZ102)为依托,以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设为工程背景,设计了单桩、两桩以及四桩的沉箱—钢管桩逆作法复合基础室内模型试验,通过试验,明确了逆作法复合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桩—沉箱—地基土共同作用模型。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   1.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明确了逆作法复合基础荷载—沉降曲线具有两个拐点和四个阶段的特性。   2.沉箱—钢管桩逆作法复合基础室内模型试验表明:封桩前,上部荷载全部由地基土承担;封桩后,桩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桩分担的荷载占荷载增量的80%~90%,当桩的承载力达到其极限值后,增加的荷载又转为由地基土承担。所以封桩时机决定着逆作法复合基础的桩土荷载分担比例及基础沉降特性。   3.沉箱—钢管桩逆作法复合基础在6D(D为桩直径)桩距的条件下可以忽略群桩效应的影响。沉箱的存在导致地基土产生压缩变形,减小了桩—土相对位移,从而限制了桩上部侧摩阻力的发挥,桩侧摩阻力呈“由下至上”的发挥模式,钢管桩的承载力受到一定的削弱。   4.按刚度分配的原则确定桩土荷载分担比例,能够充分考虑桩土共同作用,利用刚度理论计算该基础封桩后(基桩达到其极限承载力之前)的桩与桩间土各自分担的荷载量与室内试验实测值较吻合。   5.基于圆柱孔扩张理论、剪切位移法以及分级加载下的固结度,提出了四阶段沉降理论计算方法,符合逆作法复合基础的沉降特性,可用于分析沉箱—钢管桩逆作法复合基础的沉降特性。   6.通过静压桩模型系列试验,明确了在均质粘性土中静压桩的压桩机理以及在极限荷载作用下静压桩的承载力和压桩力的关系。
其他文献
学位
拱桥施工中常采用钢拱架作为施工支架,尤其在西部山区。常见的钢拱架型式有贝雷片拼装式钢拱架、军用梁片拼装式钢拱架、可微调式钢拱架(暂命名),另外,文中还新构造出一种拼装式钢
学位
学位
针对我国变电站建设施工技术相对比较落后,标准化体系尚未形成的现状,国家电网公司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的两型—化变电站试点建设,以实现我国变电站向工业化
土钉支护技术属于一种原位土体加固技术,在深基坑工程及边坡工程中得到广泛运用。但对其理论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在土钉支护结构的设计中,经验成分占了很大比重。虽然
近年来,水中频繁出现的内分泌干扰物(EDCs)与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引起了人们对水环境生态安全和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的担忧。绿色锰铁氧化剂(高锰酸钾(KMnO4)、二氧化锰(
黄河流域内有50多个城市利用黄河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在这些城市中,有的是直接从黄河取水作为城市供水原水,而大部分城市为解决黄河断流、洪峰、结冰以及水污染等影响城市正常供水的问题,修建了调蓄水库,在黄河水量足、水质好并且能够取水时,将黄河水提升到储蓄水库,保障城市连续稳定供水。经过对沿黄引黄水库的水质调查发现,近年来各水库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质超标问题,其中以耗氧量和总氮超标最突出。水的高耗氧量表明
二十世纪50年代起,各种类型的空间结构相继问世。而近三十年来,预应力空间结构在我国蓬勃发展,大量工程涌现。预应力空间结构主要分为张力结构和组合结构,各类型结构中拉索的作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