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沦与超越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19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告的出现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直至现在广告不但依然存在,而且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某著名广告人所说,我们今天呼吸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以及广告所组成的。可是由于广告的商业性本质,一直处在理论界的边缘。但是毫无疑问,广告不但影响了我们的消费观,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审美等方面。本文抛开单纯地对广告的褒与贬,而是站在人本主义立场,从审美角度出发,去挖掘广告的审美特征。第一章,消费主义视野下的广告文化,在这一章中,简要介绍了广告的发展脉络,从消费主义的角度,探讨了广告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关系,同时从符号学的角度,探讨了意指与表象——广告文化作为消费主义意指实践的这一深层关系,点出了广告文化的消费实质。第二章,沉沦——广告文化的反美学关照。在这一章中,从两个角度去探讨广告的反美学性。首先从审美现代性批评的角度来分析广告文化与审美的背离,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广告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密切相关,使得审美现代性批评与广告文化的反美学一面是一脉相通的。此外,站在经典美学的立场,从四个方面微观的分析了广告文化对美学理论的消解。第三章,超越——广告文化的审美特质。这一章中,从文本角度以及微观的审美特质两个方面来探讨广告文化审美超越的可能性。首先,广告文化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单纯的叫卖,它已经渗透到了一个社会中的主流文本结构中,文本之间互动性使我们不得不提高对广告文化探讨的理论高度。此外,本文从广告文化的审美效果出发,从四个方面详细去分析广告文化审美超越的现实可能性。第四章,和谐——广告审美文化的追求。广告审美文化既有不能克服的反美学一面,又有不能忽略的超越性一面,那么广告审美文化的未来走向,便显得尤为紧迫,而这时,周来祥先生的美是和谐的理论无形之中也为广告审美文化给出了答案,这便是和谐的广告审美文化,在这一章中,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广告审美文化如何走向和谐。多年来,广告文化的美学探讨一直都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广告丰富并美化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使我们日常消费的产品有了美学的内涵,但是广告又与诸多的审美理论是相背离的,并且在不断地颠覆着很多美学价值观。因此这时对广告的美学探讨除了认识到广告文化的反美学一面,肯定广告文化的审美特质以外,更多的应该引导广告审美文化走向一条健康发展的和谐之路。
其他文献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职责,意识形态教育关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关
板料成形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制造行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很多加工工艺所无法替代的。板料的变形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传统加工中的经验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发
同声传译作为全球化深度发展的新兴产物,已被广泛运用于国际会议及研讨会,并开始在电视节目方面,尤其是演讲访谈类节目方面扮演日渐重要的角色。本报告以电视演讲访谈类节目
2017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新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案例教学资源的应用体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但案例教学资源的应用在生物学领域刚刚起步,
<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指由骨质疏松症导致椎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
<正>时间:2016年1月16日地点: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生命故事与类型尝试叶航(以下简称叶):我们先聊一下《消失的爱人》这部影片的创作缘起吧。该片有点像中国版《人鬼情未了
<正>在21世纪的地平线上,没有哪个国家的身影比中国更为高大。在全球化中受益匪浅的中国,抵制了西方民主的压力,在过去的40年里实现了崛起。观察现代中国的最佳透镜是"一带一
在精锻成形工艺中,由于材料的剧烈变形及坯料与模具间的摩擦,成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在变形温度较高时,还需要对模具进行预热。这种升温会导致模具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影
振动和噪声在工业中影响设备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并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害。具有高阻尼性能的Mn-Cu合金因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并且可以用来降低振动和噪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