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集体林主要经营形式的差异性及绩效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jtg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业经营作为可持续林业发展的主题,对于森林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谐发展尤为重要。我国新时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以“兴林富民”为目标,使林农经营权责利益相统一的一项具体改革,林改后逐步形成了林业经营主体多元化、林业经营形式多样的格局。因此,本研究选取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较为成功、集体林经济发展较为良好的福建省三明市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三明市不同的林业经营形式的差异性及综合绩效问题,以期为三明市集体林经营水平的提高,构建林业经营创新体系,推动全国集体林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从三明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变迁历程出发,基于三明市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及林改政策发展情况,分析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现状及特征;基于制度经济学和林业经营理论,对不同林业经营形式之间在形成过程、权属、经营管理、资产使用及应对风险及经营主体方面差异性进行分析;再使用SPSS17.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与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林农进行林业经营活动、选择不同经营形式的主要因素;利用MAXDEA6.0及Frontier4.1软件,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剔除外部环境及随机误差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客观测量不同经营形式的经营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构建林业经营形式综合绩效评价体系,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评价单户经营、联户经营、股份合作经营的综合绩效;采用一般描述统计的方法,分析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农户对现行政策存在问题的认知及不同经营形式适宜范围。结果表明,第一,影响农户投入林业经营活动的因素中,打工收入是否为主要收入对林农的经营意愿影响最大且成反比关系;另外,预感林业收入是否会增加、林农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是否为村干部与林农林业投入意愿成正比关系。对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选择意愿,选择单户经营的农户最高,联户经营次之,股份合作经营最低。进一步分析,农户受教育水平、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分散程度、林业生产经营情况、林业收入贡献、政策制度等因素在不同统计显著性水平下影响农户的选择意愿。其中,农户的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林业生产经营水平越好,选择单户经营的意愿就越强烈。第二,对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经营效率,联户经营最高,股份合作经营次之,单户经营最低。通过第二阶段的SFA回归分析发现环境因素中,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立地条件是单户经营效率提高的有利因素;外出打工人数、林业财政补贴是单户和联户经营效率提高的不利因素,农户受教育水平有助于提高联户和股户经营效率;经营技术水平有助于单户和股户经营效率提高,同时三种形式均存在劳动力和资金投入冗余现象。第三,在AHP-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中,综合绩效良好的比例中股份合作经营最高,绩效一般的比例中联户经营最高,绩效较低的比例中单户经营最高。基于以上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林权管理制度,逐步加强合作经营,改进采伐制度、建立和完善林改配套措施等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球的汉语教学低龄化趋势日趋明显。在新西兰,小学阶段的汉语教学因起步较晚,师资匮乏、课时短少、教材不适用等问题普遍存在。本文以教学设计、活动教学、建构主义的相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演化为对知识型人才的竞争。为了留住知识型员工,企业必须找出影响
法律规范类型的选择与配置,影响立法、执法与司法,甚至影响法律的竞争力。而强制性法律规范与任意性法律规范是法律规范的重要类型,在民法与商法体系中都需要关注强制性法律规范
先用权抗辩是指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专利先用权的设立对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研究随访,初步评价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两种固定方法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的效果,并通过文献查阅、阅读相关书籍,学习桡骨远端骨折的解剖生理特点及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压力加大,城市空气污染也日益严重。行驶工况是测定车辆污染物排放量和燃油消耗量的基础依据,也是汽车节能减排相关法规的依据。目前国内采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带动下,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在这种发展势头的带领下,消费者的经济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革新。消费者对于生存方式、个性的领悟和虚拟的领悟等方面的要求
近年来,信息安全领域中风险评估技术作为信息安全管理技术的基础日渐受人关注。在此过程中,评估方法的易用性、合理性和可比较性等方面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商业化的社会中
物理阅读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实现学会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培养农村初学生的物理阅读能力不仅适应了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对学生
刑法学界一般认为我国刑法第13条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即什么是犯罪。细究之,这一有关犯罪概念的规定实际上包含了两部分内容:前半段主要阐明什么是犯罪,后半段主要阐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