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ushuclov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儿于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由此为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ALL患儿的早期定性诊断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协助临床医生观察病情、选择治疗时机及策略。方法(1)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收治的108名ALL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纳入的ALL患儿均使用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CCCG)-ALL-2015方案进行化疗。所有患儿共发生115例次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事件,且在肺部感染过程中予行肺部CT检查确诊。收集所纳入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肺部CT检查结果,探究该类患儿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究其所感染病原体的特点、肺部CT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2)肺部CT采用GE公司的Lightspeed的16层螺旋CT扫描仪对患儿的肺尖至肺底进行扫描,扫描的层厚为5mm,层间隔为0.1mm。借助影像学中心PACS系统的肺窗和软组织窗对选取的CT影像学结果进行测量。(3)结果采用SPSS22.0的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ALL患儿中,77.4%的感染发生于诱导缓解期。其中,大多数肺部感染发生于化疗后的第31-60天,行肺部CT检查的中位时间为开始化疗后的第44天。在115例次儿童ALL合并肺部感染的事件中,粒细胞缺乏者所占比例最高,为66.96%。(2)在41例次怀疑或明确病原学感染的ALL合并肺部感染患儿中,以真菌感染(41.46%)与细菌感染(36.59%)为主。在合并细菌感染的这些患儿中,G+菌(21.95%)的感染发生率较G-菌(14.63%)的高。(3)ALL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患儿中,肺部感染的CT影像学表现主要为不伴有实变影的磨玻璃影(57.4%)、磨玻璃影与实变影同时出现(33.9%),以及网格或索条影(33.0%)。细菌与真菌性肺部感染所导致的肺部影像学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LL患儿以诱导缓解期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最高,如患儿合并粒细胞缺乏,可进一步增加其肺部感染的风险。对于治疗过程中合并感染的ALL患儿,其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细菌和(或)真菌,细菌中以G+菌发生率更高。此外,对于细菌或真菌所致的肺部感染,肺部CT的检查方式仍难以明确该类ALL患儿感染的性质。
其他文献
为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 6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协同作用 ,采用大鼠主动脉贴块法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 ,用 5 -溴 - 2 -脱氧尿嘧啶掺入法和细胞计数法观
玉器在新石器时代被誉为“神物”,广泛地分布于各文化遗址中,有祭幸用器、礼仪用器、生产工具和装饰品等,种类多样。石峁遗址以玉器闻名于世。本文以石峁遗址玉器为研究对象,
<正>患者16岁,社会性别女性。因16岁无月经来潮,第二性征发育不良于2011-08-26入院。查体: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身高162cm,体重62kg。无喉结增大。双乳房平坦,乳
目的:在镁金属纤维丝与雪旺细胞共培养下,探讨微环境下的镁离子是否对雪旺细胞增殖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 th factor,NGF)分泌有影响作用。方法:分离、培养雪旺细胞,选取
目的比较不干扰股四头肌(QS)和经股内侧肌入路进行微创全膝置换术(MIS-TKA)的早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从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采用不干扰股四头肌和经股内侧肌入路分别完
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大力支持,我国光伏(Photovoltaic,PV)发电产业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2017年我国光伏的年发电量首超1000亿千瓦时。然而,由于其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
近年来,家庭寄养让监护缺失困境儿童享受家庭的照料与指导,有助于避免儿童出现心理或者社会性方面的缺失,同时给儿童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照料与教育,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优于机构寄养而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我国有这样一类困境儿童群体:他们因监护人尚在身边,不符合福利院接收孩子的相关规定,此类儿童多数因生理疾病或复杂的生长环境难以被公众接纳而难以被收养。近年来,政府也积极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困境儿童保护当中,陆续
前言小窝蛋白1,即caveolin-1,是细胞表面的穴样内陷(caveolae)家族的最重要的一员,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最近研究提示caveolin-1与肺纤维化关系密切。成纤维细胞是肺纤维化主
<正> 真正高品质的酱油对健康是有益的,它绝对不是只起着色、调味的作用。然而,却有不少消费者误认为“炒菜上色的才是好酱油”。其实,纯粮酿造的酱油是营养型调味品,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