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镁合金板材冲压成形制品具有密度小,同体积条件下质量轻、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好等优异性能,在3C产品外壳冲压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室温条件下镁合金塑性变形性能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板材冲压成形制品具有密度小,同体积条件下质量轻、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好等优异性能,在3C产品外壳冲压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室温条件下镁合金塑性变形性能差,限制其应用领域。研究退火热处理制度对镁合金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在拉深成形过程中组织演变规律,可以提高镁合金板材的拉深成形性能,从而拓展镁合金板材的应用领域。本文通过挤压-轧制联合成形工艺,制备厚度为2mm的AZ31镁合金薄板。板材经过退火处理后,发现轧制板材出现的孪晶消失、晶粒变小,并且组织趋于均匀化,退火后的板材伸长率达到22.5%。通过对1mm厚的AZ31镁合金薄板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极限拉深性能测试,发现温度对拉深性能影响较大。从室温到200℃温度范围内,极限拉深性能随温度升高而提高,在200℃条件下极限拉深性能最好,极限拉深比LDR为2.0。温度超过200℃后,极限拉深性能下降。通过拉深成形压边圈区板材变形的物理模拟实验,采用EBSD分析并结合宏观有限元模拟及VPSC粘塑性自洽模型有限元多尺度模拟,研究了压边圈区板材的塑性变形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压边区板材的应力状态为“两压一拉”,变形开始阶段,基面滑移和??10 12拉伸孪生同时启动;随着应变量的增大,柱面滑移逐渐启动,对变形起到重要作用,而孪生的作用逐渐减小。经过该过程的变形后,轧制板材的基面织构减弱,小部分晶粒朝着RD方向偏转。通过对200℃条件拉深成形圆筒试样的压边圈区-圆角区-侧壁区变形组织进行金相观察及XRD织构测试分析组织演变过程,研究了该变形过程的变形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200℃条件变形过程中,??10 12拉伸孪生发挥重要作用。在压边圈区,大部分晶粒发生孪生变形,晶粒以底面一条边为轴,发生86.3°转动,织构从极图的圆心位置向RD方向偏转。在圆角区和侧壁区,发生退孪生,晶粒取向又从RD方向回到初始板材基面织构方向。
其他文献
地震勘探作为现代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手段,也是油气资源勘探领域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人类生产生活中对油气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储量丰富的非常规油气藏开采成为热点。微地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能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因其具有高能效和低污染等特点,使之成为未来能源发展中可信赖的选择之一。作为SOFC的重要组成部
本研究基于高熵效应,探索研究了真空电弧炉熔炼新型多组元不锈钢的组织与性能。各成分系列中元素摩尔添加含量如下:(1)含Co元素的Fex Cr13Cu3(Co Ni Mn Mo)(84-x)系,铁含量x
油气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但由于油气资源的日益消耗以及勘探开采技术发展缓慢的限制,油气资源变得尤其重要和珍贵。非常规油气是无法通过传统技术获得的资源,这部分资
由于中子不带电、具有磁距、穿透性强、能分辨同位素以及非破坏等特性,所以中子散射成为人们了解物质微观结构和运动状态的重要工具之一。即将建成的中国重大科学设备中国散
无机壳体相变储热微胶囊不仅能够解决能源供给的间歇性及其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问题,又能解决相变储热材料易泄露与导热性差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以石蜡为储热芯材,通过不同方法制备了单、双层无机壳体相变储热微胶囊,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同步热分析仪(STA)、导热系数测试仪等方法对其结构及其储热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通过溶胶-凝胶
连铸作为整个钢铁生产流程中不可缺少的工艺环节,连铸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提高连铸技术,对连铸生产过程中铸坯的凝固传热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是必不可少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化学电源倍受人们关注。在超级电容器研究中,开发高比容的电极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碳化硅材料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宽
人类文明长久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与金属材料的研究发展密不可分,新型金属材料的投入应用是时代进步的显著标志[1]。如今多种多样的金属材料已经不仅仅是社会发展依靠的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作为“产能”和“贮能”的新型工具,因其环保且适用性广而备受材料和化学工作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