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感染遍及世界各地,是婴幼儿病毒性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严重威胁婴幼儿健康。人群对RSV普遍易感,与日后发生反复喘息和哮喘密切相关。参考本室已成功建立的Wistar大鼠RSV感染模型,我们选择了SD大鼠,建立感染模型。目前对RSV感染后引起气道高反应性致哮喘的机制还不清楚。近年来发现RSV感染后存在的“神经源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有关,但无法解释RSV感染患者经过数年甚至十余年后仍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病理情况下神经营养因子的过度分泌引起气道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即神经可塑性,NeuralPlasticity)。RSV感染其中是否存在神经可塑性改变还须进一步研究。如果存在,RSV感染后引起气道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即神经可塑性,NeuralPlasticity)可能是RSV感染长时间后发生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的关键。实验表明,RSV感染的大鼠肺组织表达NGF及其受体显著升高。本实验在我们研究RSV感染引起气道炎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RSV感染是否导致气道神经可塑性改变和背根神经节突触囊泡素、神经丝表达的变化及NGF抗体干预对其的影响。发现RSV感染可引起大鼠的气道和C7-T5段脊神经节NF、SYN表达的增加,其中SYN表达与其气道反应性程度呈正相关,NGF在其中起重要作用。这为哮喘的防治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第一部分RSV感染对SD大鼠气道神经可塑性的影响及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目的: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rysyncytialvirusRSV)感染SD大鼠致支气管炎的动物模型。研究RSV感染后SD大鼠气道神经可塑性的改变及NGF抗体干预对其的影响以及和气道反应性的关系。方法:RSV病毒接种组大鼠10只,RSV+NGF抗体干预组10只,对照组大鼠10只。三组分别于8周和12周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取出肺组织,进行肺组织光镜检查,检测气道炎症。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气道突触囊泡素、神经丝的表达。免疫电镜法检测大鼠气道突触囊泡素的表达。
结论:1.SD大鼠鼻腔接种5×104TCID50/0.1MLRSV病毒悬液,可以建立RSV感染致支气管炎动物模型,此动物模型可以用来研究RSV感染的发病机理及其在气道高反应性产生中的作用。RSV感染可引起大鼠的气道炎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反应性增高。其中NGF起重要作用,可明显增强支气管肺过敏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从而破坏肺功能。
2.本实验发现RSV感染可引起大鼠的气道神经可塑性的改变,表现为气道NF、SYN表达的增加,NGF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并且随着气道SYN表达量的增加SD大鼠气道反应性也随之增加明显,提示SYN可能直接参与了气道反应性的增加,还须进一步研究,这为哮喘的防治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3.RSV病毒感染具有对SD大鼠气道神经丝表达增高的作用。腹腔注射NGF抗体表现出NGF抗体几乎可以完全抑制RSV病毒感染对SD大鼠气道神经丝表达增高的作用,说明RSV病毒感染诱导气道神经丝表达升高主要为通过NGF起作用。
4.RSV病毒感染具有对SD大鼠气道突触囊泡素表达增高的作用。腹腔注射NGF抗体表现出对RSV病毒感染SD大鼠气道突触囊泡素表达增高的抑制,但NGF抗体并不能完全抑制RSV病毒感染诱导的气道突触囊泡素表达的升高,说明RSV病毒感染诱导气道突触囊泡素表达升高除了NGF的作用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参与,还须进一步研究。
第二部分RSV感染后SD大鼠C7-T5背根神经节突触囊泡素、神经丝表达的变化目的:研究RSV感染后SD大鼠背根神经节突触囊泡素、神经丝表达的变化、NGF抗体干预对其的影响。
方法:RSV病毒接种组大鼠10只,RSV+NGF抗体干预组10只,对照组大鼠10只。三组分别于8周和12周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取出大鼠C7-T5脊神经节,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突触囊泡素、神经丝的表达。RT-PCR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突触囊泡素、神经丝的表达。
结论:1.本实验发现RSV感染可引起大鼠的C7-T5段脊神经节NF、SYNmRNA和蛋白增加,NGF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结合第一部分结果,说明RSV感染可引起NF、SYN在C7-T5段脊神经节合成增加,并转运到外周肺组织,使外周肺组织NF、SYN表达增加,NGF在其中起重要作用,这为哮喘的防治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2.RSV病毒感染具有升高SD大鼠C7-T5段脊神经节神经丝表达的作用。腹腔注射NGF抗体表现出NGF抗体几乎可以完全抑制RSV病毒感染对SD大鼠C7-T5段脊神经节神经丝表达增高的作用,说明RSV病毒感染诱导C7-T5段脊神经节神经丝表达升高主要为通过NGF起作用。3.RSV病毒感染具有对SD大鼠C7-T5段脊神经节突触囊泡素表达增高的作用。腹腔注射NGF抗体表现出对RSV病毒感染SD大鼠C7-T5段脊神经节突触囊泡素表达增高的抑制,但NGF抗体并不能完全抑制RSV病毒感染诱导的C7-T5段脊神经节突触囊泡素表达的升高,说明RSV病毒感染诱导C7-T5段脊神经节突触囊泡素表达升高除了NGF的作用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参与,还须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