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连接特征的图像修复取证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obo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图像采集设备的普及应用,图像已经成为一种被人广泛接受的信息传播载体,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然而,伴随着图像编辑软件功能的日益成熟和强大,更多的非专业人士可以更容易地编辑图像内容,使得图像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巨大的挑战。图像被动取证技术作为一种检测图像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方法,已经成为信息安全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虽然图像修复是一种有效的图像编辑技术,但对于图像修复取证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针对基于图像块的图像修复技术,研究行之有效的取证方案。具体地,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图像块的图像修复技术会造成修复块与其参考块之间的相似性较高。因此,为了评价图像块的相似性,本文结合图像块对间的均方根误差、加权零连接长度和位置距离特征,构造了一个综合的特征描述子。同时,组合图像块与其一组最相似图像块之间的特征,将其作为该图像块的多连接特征向量。该特征向量能更全面地表征修复信息,有助于图像修复取证性能的提升。(2)为了对图像块进行有效分类,根据两个修改的拉普拉斯分布,本文对多连接特征元素建立了分布模型。通过分析多连接特征元素在不同类别下的分布差异,推导出了其分布模型的参数,进而得到了修复分类器的判别准则。(3)在初步定位修复区域的基础之上,本文设计了误警图像块移除策略。该策略研究分析了可疑区域的自连接度、与其他可疑区域块的联系、以及可疑区域的尺寸,逐层地移除均匀背景区域、参考图像块和尺寸较小的可疑区域。通过应用该策略,在保持检测精度不变时,取证方案的误警性能得到显著改进。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修复取证方法相比,本文方案在检测的修复区域方面,具有更佳的视觉质量;在客观性能指标方面,其检测率和误警率得到了改进;对于不同的修复算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其他文献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尽管目前乙肝疫苗的使用能保护大多数人免受乙肝病毒的侵袭,临床上多种抗病毒治疗药物亦能较好地改善慢性HBV感染者的健康状况,但依然无法完全清除HBV。临床HBV慢性感染患者,可能会发展成为无法治愈的肝硬化,甚至肝癌。由于HBV感染致病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探索HBV与宿主肝细胞的相互作用,阐明HBV致病机制是极其重要
磁纳米材料具有多种优势,尤其应用于环境保护方面。其不仅可以对产品分离回收,还能催化降解含酚等有毒的工业废水,满足当今绿色环境友好化学的需求。传统的合成路线有材料价
现实中的许多复杂系统,都可以抽象为结点和结点间的链接组成的复杂网络。作为一种抽象的数学模型,复杂网络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现实复杂系统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从而为人们实
作为类石墨烯材料,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尺寸小于10 nm的TMDs量子点(QDs),由于量子限域效应和边缘效应,表现出独特
近年来,江苏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研究不断加强,表现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规条例的研究进一步细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研究更为深入等方面。但仍存在理论与
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由于量子限域效应和边缘效应,展示出稳定的光致发光性质,并具有低细胞毒性和良好的水溶性等特性,在光电子设备、传感器、生物成像等
在西方社会思想发展史上。功利主义是一种渊源流长的有影响的社会思潮。特别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被誉为"资本主义之父"的亚当·斯密,把经济学的研究和功利
本研究制备了一种赖氨酸修饰硅胶颗粒担载有机聚合物整体柱(以下简称为“赖氨酸柱”)。首先,以直径为5μm的裸硅胶颗粒为载体,甲醇和环己醇作为二元致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
电火花加工(EDM)是常用的微孔加工方法,但是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损耗,排屑困难等原因,影响微孔加工精度。为及时排出加工屑,研究人员采用电极摇动、超声辅助或改变电极形状等方法,提高排屑效果,然而极少兼顾电极损耗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为预测电极损耗并对其进行补偿,研究人员建立了多种预测模型,然而电火花加工过程复杂随机,理论模型通常无法预测确切的电极损耗,经验模型只适用于特定加工条件和特定的工具电极和工件材
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实际生活中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近年来,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分割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是因为其在求解和数值计算等方面的优势,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