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民政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从2007年4月起,深圳开始大力推行社会工作发展,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深圳社会工作的发展引进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经验选择了一条“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的路径: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发展民间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民间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成为政府与市民(服务对象)两者之外的第三方,是否就可以确立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第三方身份呢?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中又会面临哪些问题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归根到底要依靠社会工作这个职业的从业者——社会工作者。本研究以深圳市为例,运用文献法、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等调查方法收集资料,阐述了深圳社会工作发展的路径,比较了深圳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与上海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两者的异同,进而分析深圳社会工作发展存在的不足,由此引出对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困境的探讨,包括价值观冲突、专业支持不足、职业倦怠、工作行政化以及社会认同度不高五个表现,并从个人层面、教育层面、机构层面和政府层面这四个层面入手,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产生职业困境的多种原因,最后在分析已有的介入措施及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对策及建议。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导论,主要阐述了问题的源起、研究目的及意义、相关文献研究综述和研究基础。第二章是研究设计,包括研究假设、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过程和样本情况。第三章描述了深圳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并比较了深圳模式与上海模式的异同,分析了深圳社会工作发展存在的不足。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描述和分析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困境的表现及原因。第六章探讨了对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困境的干预与介入。第七章是研究启示与研究展望,对本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本研究存在的的不足。研究结果显示,深圳的社会工作发展已初具规模,建立了初步的社会工作体制,但也面临着人才流动大、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等问题,同时专业社会工作者也遭遇价值观冲突、社会认同度不高等职业困境;虽然政府、民间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主体均已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但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社会工作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困境,这些问题的存在必将对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造成深度的负面影响。值得庆幸的是,作为社会工作发展的推行者,政府已经意识到当前社会工作发展遇到的种种问题,不断地出台相关社会工作政策,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如改善社会工作者的从业环境、制定激励制度等等,预防和解决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困境入手,通过分析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的困境及其原因,以期了解深圳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从业状况;二是分别对在职社会工作者、离职社会工作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深入了解造成职业困境的原因。